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628 7
2004-10-23
辛 建(上海)

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应该说,献血短期内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至于很大。从长期来看,这种影响更加微小。但正是由于这种偏见,人们往往不愿意献血。所以,每到一年一度的献血任务下达以后,各机关事业单位都要认认真真地愁一段时间:今年该轮到谁代表单位去献血了?虽然有的单位内部规定(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制度安排”):没有献血的都要献血、年满55周岁的职工不参加献血。但由于个体情况的差异和有权决定谁去献血、谁不去献血的人的个人偏好,使得内部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规定大相径庭。那些谈判能力强的人可能即使体检合格也不用献一次血;而那些谈判能力弱的人,可能就要多次献血了。这种献血秩序的混乱和不公额外地增加了单位内部的矛盾。 按照经济学上科斯的产权理论,每个人的血液是其个人的自有之物,每个人对其自身的血液拥有完全的产权(经济学上的“产权”概念是广义的,不仅仅指房屋产权、企业产权)。而献血是一种公利、公益行为。问题就出在这个“公”字上。 参加献血的人确实转让了产权,作出了贡献。而那些符合献血条件的人享受了有他人献血而自已不用献血的好处,却也不会感谢献血的人。因为他们认为献血的人并不是献给自已;而那些符合献血条件、按内部制度规定轮到献血却没有献血的人也不会感谢实际献血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自已之所以享受到不用献血的好处,是由于有关领导的关心,而不是实际献血人的关心。这样就形成经济学上的资产“投资”与利益“回报”的不对称:“投资”的人没有收到回报;获得回报的人没有投资。在这种不对称下,如果完全由个人自愿献血的话,能完成献血任务的单位就很少了。很多单位为了完成任务就不得不进行分派。“分派”就是征用个人产权转为公共物品交给社会使用。这样又出现了前面提到的矛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矛盾,转变思维方式,采用经济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新办法。 经济学认为,“义务献血”这种私有产权作为稀缺资源通过行政配置是得不到优化配置的,难以避免矛盾。要得到优化配置、避免矛盾,就必须进行“产权交易”。具体如下: 首先,由单位作出制度安排,制订符合条件的人轮流献血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派出每一年参加献血的人员名单。 其次,规定:原则上应由轮到名单上的人去献血。但如果由于其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献血,可以由其自已寻找替代者代其完成献血任务。 第三,代替献血的人和被代替献血的人进行谈判。代替献血的人给被代替献血的人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按照常识,后者应给前者以适当形式的补偿。当然,这种补偿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非经济的。在这种形式的产权交易中,产权流向明确,受益明确,使回报的主体与受体也相应清晰、明确。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单位领导相对比较超脱,献血任务反而更容易完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23 23:17:00
呵呵,这人肯定没读过巴泽尔《产权经济分析》中有关文章。““义务献血”这种私有产权作为稀缺资源通过行政配置是得不到优化配置的”,在那文章里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23:23:00

义务献血要"产权交易",我来设计一个方案,每年献血指标多少,拿出来招标好了.

不对了,那岂不成了"卖血"了?呵呵.

不过作者说的"代替献血的人和被代替献血的人进行谈判。"难道不是一种偷梁换柱的卖血吗?

还是nie写的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23:26:00
对呀,你们好像有过这方面的讨论吧,要不要贴上来,那个讨论也讨论到巴泽尔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23:38:00
是啊,这里也有,cenet卫生经济学版面也有.最后结论好像是允许卖血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3 23:50:00

这里?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