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安全能力得到有效充实的基础上,从核电的高效经济环保角度分析,中国核电具有相比其它能源不可替代的显著优势,大规模发展
核电是必然趋势:
1、相比火电,核电无温室气体排放
百万千瓦级火电每年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为300万吨,二氧化硫约为6万吨,氮氧化合物约为9万吨,火渣及飞灰约为80万吨。而核电发电过程中本身并不排放温室气体,核能产业链中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各种材料的制造过程。从我国具体情况看,即使不忽略核电链中那些微小因素,火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要比核电高出两个数量级。
2、相比水电和新能源发电,核能发电高效稳定
同水电具有季节性,风能和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季节和昼夜起伏大,需配备相当的后备电源相比,核能发电功率稳定,能长期输出高质量电能,年发电小时数高于7000小时(国内平均7700小时),远高于水电3000-4000小时(2012年国内平均3555小时)、风能2000-3000小时(2012年全国平均1890小时)、太阳能1000-2000小时(国内平均1500小时)。
3、核电选址灵活,能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发电,减少电网负担
火电远离产煤区时需配备强大的运输能力,水电和新能源发电均需建在能源集中地,而国内水电和新能源资源集中区均远离负荷集中区,需大规模远距离输电,电网负担重,对比国际上核电70%以上建于内地,中国核电未来必然走向内陆,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强大能源。
4、核电的经济性
在经济性比较上,由于国内发电市场化不够充分,引用美国数据做参考来比较主要能源的发电成本。可以看到在美国核电的经济性表现是十分优异的,核能在经济指标上的成绩是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度发展迅猛的主要推动力。
图1、美国各种能源发电成本比较(美分/千瓦时)

考虑到核电具有高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输出功率稳定、燃料成本占发电成本比例低(≤15%)而发电成本稳定、可以建立在负荷中心附近节省大量配套输电工程建设等优点,隐含的经济性给予了核电更广阔的发展适应空间。
5、从核电装机比例的国际对比数据来看,目前国内核电发展潜力空间巨大,结合上述核电显著优势,预计未来中国核电发展存在超预期大概率。
图2、2011年世界及主要国家和地区核电装机容量(MW)
中国核电发展潜力空间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