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30712/BCHc-009332.asp?source=whatnews
中
美两国高层官员周四同意重启一项被搁置的投资协定谈判,若能达成协定,两国的商业机会均将得到显著扩大。
协定将涉及中国100多个行业向美方企业开放投资,包括目前存在投资限制的汽车制造、银行、化学和能源等行业。
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市场之路也将更加通畅,不过预计双方将把国防等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排除在谈判之外。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周四,华盛顿,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美国财政部长卢举行会晤。
美国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将这一进展称为贸易谈判的“重大突破”。他表示,协定将通过开放市场、推动公平竞争为美国工人和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协定可能令美国服务业及其他一些行业受益。
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称,中方同意开展实质谈判,并希望尽早开始。
目前就判断谈判能否取得成功还为时过早。中美最初于2008年启动投资协定谈判,但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
若能够签署一项经过双方批准的协定,将标志着中美贸易和投资政策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十多年来以来首次取得重大进展。
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为51.5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0亿美元。去年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514亿美元。
达成双边投资协定将有助于美国公司在金融服务、交通、电信等目前仍基本不对外开放的行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对于中方而言,达成投资协定将缓解有关中国公司在美大规模投资不受美国欢迎的担忧,包括最近中国双汇国际控股(Shuanghui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以47亿美元收购Smithfield Foods Inc. (SFD)的交易。同时,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来自美国的大举投资将有助于扩大竞争、提高效率。
美方一名高级官员透露,中国已经同意将过去一直排除在外的服务业纳入投资谈判中,允许将未明确排除的所有行业纳入投资协定范畴。长期以来美国服务业公司一直抱怨他们无法参与中国从制造业驱动型经济向扩大消费的转型过程并从中分一杯羹。
中美双方官员周四的表态显示,奥巴马政府和中国领导人致力于改善海外投资。但如何说服各自国内接受可能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美国人对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日益扩大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持怀疑态度。从技术层面讲,美国对中国公司是开放的,中国公司的收购交易一般都会批准,除非被认为是威胁国家安全。
一天前美国参议院下属农业委员会表达了对双汇收购Smithfield Foods交易的严重关切,该委员会还担心交易将帮助中国学习如何与美国在猪肉出口方面展开竞争。
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正在对该交易进行评估。海外投资委员会负责评估特定并购交易对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直接向奥巴马报告。
贸易专家们预计该委员会将批准上述交易,但之前有过因为政治压力该委员会决定被推翻的先例。
去年奥巴马在海外投资委员会进行评估后否决了一家中国公司在俄勒冈风电场项目的投资。
美方给出的原因是风电场靠近一个海军基地。这是美国总统22年来首次否决一起海外投资交易。
2005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曾被迫放弃与石油开采商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 185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该公司称放弃的原因是政治阻力。今年3月份中海油收购加拿大Nexen的交易获得海外投资委员会的批准,后者在美国墨西哥湾拥有钻井平台。
而另一方面,海外投资交易可能也会在中国国内面临巨大阻力,因为现有的体系从最大程度上排除了来自外部的竞争,强大的官僚机构和国有企业成为既得利益群体。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副总裁Doug Paal称,从这个角度来讲美国从投资协定获得的利益要多于中国,但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不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