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058 3
2013-07-20

核心提示: 遏制人民币汇率,出台针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财税、信贷扶持政策;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是靠升值换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不是低端产业,与转型升级并不矛盾。

7月15日,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再次下滑,仅7.5%,而第一季度是7.7%。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片面追求转型升级,放任人民币升值,放任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等所谓 “低端产业”流失,从而导致出口引擎非正常受损,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从去年初到今年5月,ZF一直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地方ZF也出台各种刺激计划,大力保增长,不过我们看到应声而起并已然有些红火得过分的是房地产,高房价再次成为焦点。

投资者不愿意投资实体经济,于是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流动性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主要进入了金融机构通过各种贷款赖以获利的房地产业。中国经济陷入某种流动性陷阱,超发货币被用于金融性投机,而不是实体经济投资。

人类的财富最终还是来源于实物商品,放弃生产销售实物商品换来的真实市场需求,最终必定只能靠央行印钞机创造虚假的不可持续的市场需求。扩大内需不是依靠央行印钞机可以实现的,必须有效产业支持,这种有效产业不是过剩产能,而是能够占据有效需求实现成功销售的有效产能。

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有效产能,他们能够成功实现销售,然后上交国家税收、发放工人工资、进行扩大再生产,从而自然形成了ZF投资、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再加上他们创造的出口,这不就是GDP的来源吗?在中国生产成本非正常上升,出口产业选择去留之际,并没有扶持挽留政策,只有对所谓“低端产业”转移的普遍放任,甚至视为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需要。

殊不知,转移出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回过头来就对中国市场出口,所以才会出现进口好于出口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不仅在丢失外需,而且内需也开始竞争不过外商了。

不要以为中国经济真的是靠投资驱动的,实际上中国经济从加入WTO以来,就牢牢套在了出口引擎上,至今并未根本改观。新世纪以来,正是高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具有国际购买力的外汇储备,支撑着中国货币供应量疯狂扩张,而不致爆发金融危机。疯狂扩张的货币供应量无法完全在实体经济找到出路,大量剩余货币必然会走向金融投机领域。

在尚未根本改观的出口导向经济结构之下,没有高额贸易顺差作后盾,私人投资、私人消费和ZF采购的增长就是无本之木。相对而言,高额贸易顺差是因,高比例投资和所谓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绑架皆是果。没有高额贸易顺差活血供应,中国就不可能有21世纪初的经济奇迹,这就是有效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是时候转变观念了,否则中国经济增长率还会继续下降,因为国家的市场需求占据能力下降了。赶紧遏制人民币汇率,赶紧出台针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财税、信贷扶持政策。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是靠升值换来的,而是要靠国家有效生产力为后盾。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不是低端产业,与转型升级并不矛盾,留住传统优势产业,才能更好地转型升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1 14:57:04
挺不错的一片文章,大家可以阅读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1 21:34:30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19 16:47:58
内需不是依靠央行印钞机可以实现的,必须有效产业支持,这种有效产业不是过剩产能,而是能够占据有效需求实现成功销售的有效产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