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标“逆潮流”淡出A股?
2007-10-22 16:54:51
重组上海新梅 转出房地产资产
张兴标“逆潮流”淡出A股?
本报记者 田新杰 上海报道
由于世博会建设的需要,兴盛手中的这上百亩黄浦江边宝地一直没有开发,但其价值已大幅飙升。
在上海业内,兴盛集团董事长张兴标因其独特的眼光素有“地产奇才”之称,而这次他又似乎不按常理出牌。
10月15日,上海新梅(600732.SH)发布公告称,“兴盛集团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予以转让,同时将公司现有的主要房地产资产与重组方的相关优质资产进行置换,公司的主营业务亦将由此发生转变。”
上海新梅董事长张静静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详细方案还在制订中,但通过资产置换上海新梅的控股方将发生转变。
“这并不意味着兴盛集团的主业会发生大的变化,集团今后仍将以房地产为主业。”对“脱离”A股资本市场后兴盛房地产的未来战略,张静静表示“尚不便透露”。
转出房地产资产
就在众多未上市的开发商想尽办法登陆资本市场的狂潮中,有人却选择将房地产资产转出旗下上市公司,并很可能将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转移。
这个人就是素有上海“地产奇才”之称的张兴标,就像当初放弃在政府部门的“肥差”以50岁的“高龄”下海并迅速成为上海一线开发商一样,张兴标对旗下兴盛集团的这次“逆潮流”的调整,令不少业内人士诧异。
自8月20日起,上海新梅因控股股东兴盛集团正讨论资产重组停牌。张静静表示,详细的重组方案还在最后制订中,基本方向已经明确,资产重组后,兴盛集团将不再是上海新梅的控股股东。
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4年4月,2000年12月发展成为上海兴盛集团公司。上海新梅前身是上海港机,2003年兴盛集团入主之后,进行了大规模资产置换,先后收购了上海新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的股权和上海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主营转为房地产。
而10月15日公告所称的“主要房地产资产”,根据上海新梅2007年中期报告,截至今年6月末,该公司下属主要三个房地产项目为:新梅绿岛苑、新梅共和城(尚余一期东块公建配套商业设施施工及3、4、5号房办理开发前期手续)、新梅太古城(一期工程正在地下施工)。
对此,有证券研究机构指出,新梅共和城、新梅太古城等多个楼盘项目,保证了公司未来5年拥有持续稳定的利润增长来源。2006年刚正式落成的新梅联合广场,作为陆家嘴区域内的商业地产,不但能带来稳定的收入,未来的增值空间更大。可以预见,随着新项目的陆续完工将进入利润收益期。
另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上海新梅加大了商业地产的开发力度,由此从以住宅开发为主转向住宅、办公楼、酒店和商业地产并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人民币大幅升值背景下,其手中的优质土地储备已经大幅增值。
就在即将进入“开花结果”的关口,张兴标却突然决定把主要的房地产资产转出上市公司。
对于母公司这个举动的真正原因,张兴标之女张静静表示“不便透露”。
“兴盛此举有两种可能,首先是意在把重点从已日趋弱势的住宅业务上转移,集中力量向商业地产领域发展;另一种可能则是母公司谋求地产业务更大的发展,但显然目前上海新梅这个上市平台达不到这种发展需求。”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分析。
划算的买卖
上海新梅业绩报告显示,2007年第二季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73,净利润同比增长-377.94%。而这种业绩滑坡的情况其实早已出现:2007年第一季度、2006年第四季度及2006年第三季度上海新梅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01、-0.48、-0.28,净利润同比增长则分别为-99.14%、-123.49%、-105.14%。
对此,公司2007年一季度报告解释,多个项目“处于开发期”。对母公司而言,此时转出房地产资产,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和集中化。但业内的另一个疑问是,离开了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项目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张兴标早有安排。2007年5月,兴盛集团与由新加坡星展银行上海分行牵头的6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约,获13.5亿元人民币5年期定期银团贷款。对此,张兴标曾强调,这将有助于兴盛集团与上海新梅加快发展手头商业房地产项目的步伐。
作为此次拟转让股权的铺垫,另外一个插曲是,2007年6月13日,上海新梅发布公告,大股东兴盛集团持有的8000万股解除质押。
而回顾张兴标拿下上海港机至今的运作,正在积极酝酿的“资产置换”还仅是这笔划算买卖的一小部分。
2002年11月19日,上海港机(600732)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向兴盛集团转让其持有的国有法人股16505.0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66.56%),让出第一大股东位置。而兴盛集团2002年净资产5.5亿,张兴标此举的代价是拿出净资产的将近一半2.29亿来以每股1.39元净资产价格收购上海港机股权。
“当年,张兴标就是吃准了这是桩绝好的买卖。”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5年之后,在最新一期的2007胡润中国富豪榜中,张兴标家族以50亿财富排名148位。
而以上海新梅8月20日停牌时的股价11.16元计算,当年2.29亿元的投入目前市值已达近16亿(目前兴盛持有上海新梅14265.62万股),升值约7倍。
“当年控股上海港机给集团带来的最大利益并不仅仅是在上市公司市值方面,更主要的是大量黄浦江边土地。”兴盛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上海港机厂及其控股公司坐落在黄浦江东岸,占地300多亩,沿江岸线300米,并连结白莲泾河道300米,共有600米的亲水岸线,这些工业用地早已划入上海“浦江两岸开发规划”,变更为非工业用地,土地升值潜力显著。而这则被认为是张兴标买下当年已沦落为“壳”的上海港机的“醉翁之意”。
上述兴盛集团这位内部人士透露,由于世博会建设的需要,兴盛手中的这上百亩黄浦江边宝地一直没有开发,但其价值已大幅飙升。
此外,兴盛旗下还有多个商业地产资产,包括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新梅联合广场(其中一幢楼2005年初已改建为新梅万豪行政公寓)。
“其实,集团手中的黄浦江边土地储备和多个优质商业地产项目,并不在上市公司内。”这位兴盛集团内部人士还表示。
据记者了解,兴盛集团方面曾表示,入主上海港机意在长远,绝不会炒一把就走,为此公司向证监会出具了长期持有股份的承诺函,距今未满5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2 20:50: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