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银系:中国券业“小半壁江山” 
 2007-10-22 16:47:25 
  
  阅兵券商系  
  
  本报记者 华观发 
  北京报道
  
  在证券公司股权“炙手可热”的今天,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显然是相当惹眼的。
  过去3年,与中信证券(600030.SH)、广发证券等一批创新类券商的主动扩张不一样的是,作为当年的证券公司政策性重组平台,出于“救市”目的出现的建银投资完全是一个被动的整合者。
  不管是收购南方证券、北京证券,还是财务重组西南证券,建银投资的每一次行动扮演的都是被称为来者不拒的“救世主”角色。
  但正是这些当年没人要的“烫手山芋”,最终成就了当前国内券业最大的一个券业平台。
  作为国内投行业老大——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目前染指中投证券(原南方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原华夏证券)、瑞银证券(原北京证券)、西南证券、齐鲁证券、宏源证券(000562.SZ)等7张券商牌照的“建银系”可谓威风八面。
  尽管建银投资自身或许还没有注意,但面对即将再次分化与组合的券业新形势,建银投资注定会引人瞩目。
  
  “4+3”阵营
  作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建银投资脱胎于原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9月建行分立时成立,系国有独资金融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06亿元。
  成立之时,建银投资除拥有原建行剥离的非商业银行资产,鲜为外人所知的是,其还持有中金公司43.35%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2005年以来的券商重组潮中,建银投资与母公司汇金公司一道成为了政策性重组的主要操作平台。
  但汇金公司与建银投资存在明显分工:前者主要注资中央级券商,如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所发挥的作用被认为主要是体现金融稳定职能;后者则与市场距离更近,收购的证券公司多数属于地方政府投资。
  其中,建银投资参与了6家券商的重组:南方证券、华夏证券、西南证券、齐鲁证券、天同证券、新疆证券先后重获新生。
  通过对这6家公司的财政注资或财务性重组,建银投资的版图上形成了“4+3”的券商方阵。
  目前,建银投资绝对控股的4家券商分别是中金公司,全资拥有的中投证券,控股比例达到66.67%的宏源证券以及持股比例为51%的西南证券;
  相对参股的3家券商分别是与中信证券重组华夏证券时,获得了中信建投证券40%股份,重组北京证券时获得了瑞银证券的14.01%股份,还有向齐鲁证券出资4亿元后,拿到了齐鲁证券的18.08%股份。
  据粗略计算,通过控4参3,“建银系”染指的7家券商营业部将多达300家以上,整体看,其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将超过10%。
  中投证券研究员陈华龙出具的报告表明,建银系旗下的中投、宏源及齐鲁证券3家合计的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已占4.84%。
  “即使按照建银投资对这些券商的持股比例计算,‘建银系’也算是占据了中国券业的‘小半壁江山’。”中信证券一位人士指出,与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已达到7%以上的中信系相比,“建银系”并不逊色。
  
  整合与退出
  “目前看,不管是控股的4家还是参股的3家,建银投资的这些证券类资产还只是一个松散联盟而已。”10月19日,申银万国证券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从规模看,“建银系”的确已经成型,但与中信系不同的是,建银投资染指的7家券商短时间内没有任何合力。
  上述研究员认为,借助于本轮大牛市,建银投资从财务投资角度看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但当前还不具备打造中国“券业航母”的梦想。
  “作为政策性重组平台,建银投资更像是战略投资者。”该研究员认为,建银投资所控制的证券类资产应不会全部长期持有,其中相当一部分,建银投资肯定是要退出的。
  他的理由是在北京证券案例中,建银投资已完成一个完整的“进入—退出”过程。其操作模式是:成立新证券公司,受让老证券公司原有证券业务和相关资产,随即将新公司股权转让给第三方——瑞银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及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国企,他们分别获得20%、5%、45%的股权。其中,瑞银为获得20%股权付出17亿元代价,即14亿元是偿还建银投资此前为北京证券垫付的再贷款,其余3亿元作为资本金。
  采访中,中投证券负责公司战略规划的一位权威人士表示认同该研究员的说法。“由于建银投资的角色定位仍然模糊,尽管不排除其会将手中证券资源进一步整合的可能,但现在看,整合其实非常需要技术,难度很大。”
  目前,建银投资参股的中信建投、齐鲁证券、瑞银证券基本上都由其控股股东牢牢掌握话语权,建银投资事实上就是一个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在上述中投证券人士看来,牛市中,建银投资尽管不太可能立即出手,但其要想整合这些非控股类资产,技术上并不具备条件。“当前牛市背景下,选择在一个合适的价格退出,对于建银投资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该高层告诉本报记者,
  不过,对于“到底是整合并发展壮大,还是继续执行退出策略?”中投证券人士表示,目前还看不清楚。
  本报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作为建银投资唯一的全资子公司,中投证券战略发展规划部门曾向建银投资高层出具相关报告,希望能在股东方支持下,实现中投证券与宏源证券的整合,最终使双方都做大做强。
  
  潜在水下的“下一步”
  “现在所有的建议和讨论都停止了。”上述中投证券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宏源证券进行整合的设想已经时过境迁,汇金公司已成为刚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中投公司孙公司的建银投资的定位目前还不明朗。
  事实上,与3家参股公司的相比,建银投资控股的4家公司除中投证券与宏源证券具有较烈的整合可能外,其他两家控股券商个性都非常强烈。
  首先是中金公司,作为国内投行业多年的老大,其一直遵循着自己的发展道路,整合其他券商及被整合的可能性非常小。
  其次是正在全力冲刺借壳上市的西南证券,由于建银投资在重组西南证券时跟当地政府有约定,所以,尽管建银投资持有其51%股权,但其最终选择退出的可能性很大。
  西南证券2006年财务报表上的一段描述或将可以佐证: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建银投资和重庆渝富签订的《关于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持西南证券股权退出安排之协议书》,建银投资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同意下,可于持股三年届满后市场化退出公司,重庆渝富享有优先购买权。  
  
  建银系券业版图    
  
  旗下券商        持股比例
  中金公司        43.35%
  中投证券        100%
  宏源证券        66.67%
  西南证券        51%
  中信建投证券      40%
  齐鲁证券        18.08%
  瑞银证券        14.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2 20:53: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