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脊梁在哪里?处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应是任何一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的人的最为核心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经济推进也有20年,但却怎么会一直追问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何中国大而不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具有强烈ZF所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很明显的例子,要素价格非市场化,到处都能发现发展委、物价局的影子。而要素价格干预下的市场经济虽能在经济危机中起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带来的后果影响深远,其中四万亿的投资没有效率在业内早已有定论,当初只为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即若中国经济增长低于8%,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业民生等),而过度投资只会导致寻求利益空间机会的寻租、产能过剩、机构涣散臃肿、最后受害的依然是处于这个社会体制下的百姓。
那中国的脊梁在哪呢?肯定不在北方,因为北方没有真正的企业家,他们最大的能耐在于如何取悦于ZF里的高层以寻求生存空间,而非创新、管理。往南入深圳,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中国脊梁诞生之地,也是中国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