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449 41
2013-07-28
投资现阶段仍是拉动经济主力?---驳人民日报的无知观点
    人民日报仍继续鼓吹投资为主,投资现阶段仍是拉动经济主力。之所以说它很无知,是因为经过长期投资,尤其是08年危机后的疯狂投资,中国目前的债务水平已经达到了多少?中国部分城市债务高达千亿元远超底特律,而投资造出来什么?生产过剩,鬼城增多:宽阔的马路、巨大的广场、宏伟的建筑……巨额债务支撑起来的城市面貌,不可谓不漂亮,但是缺乏产业的支撑,仍然人车寥落,一片萧条。空城、鬼城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城市空洞化,缺乏产业和社会支撑的结果。以为城镇化就能拉动经济发展,不惜背负大规模的债务,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城市建筑遍地都是,却空无一人……从债务规模上看,底特律市ZF的债务总共只有180亿美元,中国地方ZF的债务总量曾经高达10.7万亿元人民币(合1.65万亿美元),个别城市的债务数量不一。据安邦研究团队掌握的情况,部分城市的债务可能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远远高于底特律市的债务规模。高培勇透露,其实地方债可能不止十万亿。最近IMF表示,中国中##央债和地方债加起来有30万亿,扣除中央的8万亿左右的国债之外,地方债务大概有20万亿左右。偿还地方债肯定是ZF来担责,但中国很难区分中##央ZF和地方ZF,所以最终承担这种压力会是中##央财政。
    如此大的债务,你不更注重消费,如何化解?因此,人民日报只强调投资而忽视消费,说什么“消费非万灵药”。真是不可理喻。消费不是万能的,但在过剩严重,债务严重的今天,消费显得更加万能,显得更加万灵。



中国就是没有底特律式的城市破产体制,否则各级ZF就不敢如此负债运行。另外林毅夫的基础建设投资理论也不成立,因为正象底特律那样,没有有效的产业,你城市的基础建设搞得再好,也无任何意义,也搭救不了底特律式的城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7-28 07:49:42
中国财税第一智囊高培勇:地方债可能不止十万亿,人民买单概率大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7月8日讯,中国财税政策第一智囊、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周日透露,中国的地方债务可能不止十万亿,最终的偿还压力会由中央财政承担,而非由银行买单。

高培勇指出,地方的收入,有一般预算支出也就是财政预算收支,社保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目前所说的地方债,大部分是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外的,并不会影响财政收支运行。

高培勇透露,其实地方债可能不止十万亿。最近IMF表示,中国中央债和地方债加起来有30万亿,扣除中央的8万亿左右的国债之外,地方债务大概有20万亿左右。偿还地方债肯定是ZF来担责,但中国很难区分中央ZF和地方ZF,所以最终承担这种压力会是中央财政。

此外,在该论坛上,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慧也表示,地方债务肯定不会由银行储户承担,很有可能是通过增发货币来解决,全国人民买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8 08: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8 08:14:20
顶顶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8 08:29:13
路过,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7-28 17:41:50
国有疑难可问谁?问人民日报呗,还要社会科学家作什么。主席说的对啊:大学文科应该关闭。
日报掌握了宇宙真理,鼓吹计划经济是对的,鼓吹市场经济还是对的,永远是对的。喉舌天天讲着与事实相背的话,心理素质宇宙第一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