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858 6
2007-10-25

健鸽在2007-10-24 23:24:25 写到(原贴):回复hhjj

    创造价值是人运用认识能力和转化能力将原自然物质对于人的可能的意义或有用性转化为对于人的现实的意义或有用性的活动!


“对于人的可能的意义或有用性转化为对于人的现实的意义或有用性的活动”指什么?是指使用价值与财富方面吗?物质财富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人类劳动的作用的结果,实际上,任何物质财富都是大自然创造的,人类劳动只不过起到辅助作用而已。因为这种创造是在自然规律与机制下,利用自然的要素而创造的,并且有许多是大自然自己创造的,人类劳动只不过利用大自然的这种创造机制,而诱导其得出符合人需要的结果而已。
一句话:“创造价值”如果被设置为“创造物质财富”的话,那么这并不是人类劳动的唯一贡献。记得马克思曾经说过: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相反,如果“创造价值”被设置成创造更大交换价值从而创造更大利润的话,又是另外一个意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5 07:13:00

健鸽在2007-10-25 00:37:04 写到(原贴):回复hhjj

    创造价值作为一种活动,只能是劳动,因而,创造价值作为活动的本质,只能是劳动的本质.


创造价值如果被理解成创造物质财富,那并不单单是劳动的功劳。如果创造价值被理解成创造利润,那并不单单是获得利润的产品的直接劳动的功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10:0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15:08: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7-10-25 10:07:00的发言:

财富如果表现为使用价值,那么机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会使人用更少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财富)或者说创造单个使用价值花更少的劳动.机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不创造价值-真正有社会性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使用价值是通过价值进入社会的.社会普遍化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会使成本降低,即单位使用价值的价格下降(价值下降),利润率下降.就是因为包含的劳动下降了,劳动是价值和利润的真正原因.

赞同“反比论”,即物品的价值随着其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的反比论。因为价值在这里被理解成代价耗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15:13: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7-10-25 10:07:00的发言:

马克思是根据他发现的资本不断地试图摆脱劳动和劳动力依赖的趋势,来论述劳动过程发展进入了机器和大工业的阶段。机械作为一种对象化的劳动跟活劳动相对立,作为一种支配后者的力量存在于劳动过程中;活劳动变为仅仅是机器的附属物。而且,由于采用机器的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地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于是便提出了如何可能实现这一目的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机械能不能发展成为一种完全自动化的系统,从而摆脱工人的劳动,使资本从它所依赖的无法预见的和潜伏着很大的麻烦的人的因素中解脱出来?

首先,在竞争过程中,每一个体的资本被迫把追求机械化作为降低产品成品的手段。还有,由于在每个资本实现其剩余价值的方式中,减少作为可变资本的比例,看来并没有使资本失去什么。但是,对于每一个体的资本是真实的东西,对于作为整体的资本却不是真实的;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量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总是生产出同量的价值,减少劳动量就是减少生产出来的价值。生产率的提高则减少必要的劳动,而且只要必要劳动不降低为零,剩余价值率就能够无限增长;但是,自动化根本不包含工人,因此,没有保值问题和零点的剩余价值问题。

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紧张关系;从使用价值的考虑中产生的趋向跟从价值的考虑中产生的趋向在矛盾中共存,并且所有这些都是由同一个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机械化过程产生。对待这个问题的最普通的方法就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发,这也就是马克思在《大纲》中如何看待自动化的方法。他在《大纲》中指出机器是“固定资本的使用价值的最适当形式”,但是“决不能从这一点得出结论说,从属于资本的社会关系这样一种情况,是采用机器体系的最适当和最完善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2页)。只有处在共产主义关系下才是最适当的形式,这个社会奠基于“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

但是,这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是不可能的,在资本主义关系下,资本既试图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又把劳动当作财富的唯一尺度和源泉。不管怎样,通过自动化,集体工人和社会个体的发展达到最高形式;劳动时间不再是财富的尺度,交换价值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因此,提高机械化的趋势最终必然破坏资本关系,因为自动化需要破坏这种关系。所以,这种趋势就使资本在活动中“促进自身这一统治生产的形式发生解体”.然而,资本主义生产的这样的内在规律是需要工人阶级能动地反抗才能实现。(参看《资本论》第1卷第15章和32章,)


这是根据马克思的“劳资关系”而描述的情况。但是,社会并不仅仅遵循劳资关系来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遵循行业分工来运动,行业分工是一种侧重于消费者利益而让生产者以行业聚集起来进行供给竞争,通过这种有可能牺牲生产者各方面利益的竞争,整个社会得到了增长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5 15:3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