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yongxia01在2007-10-24 17:14:16 写到(原贴):1,你这里要明确“费用”是什么意思?生产费用是生产前或生产过程所耗费的一切生产资料,从逻辑上讲,如果价值分配成立,那么就是在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就把生产资料分配了,生产就无法进行,你的分配总不能够单纯指分配到生产程序上吧?
2,“补偿”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是指分配吧?从补偿的本义出发,它是指对耗费的....
xieyongxia01在2007-10-24 17:34:38 写到(原贴):计划经济时期存在交换吗?
你的价值是指价值还是指使用价值?还有如果你的价值是指耗费,那么一定存在,但如果指决定交换价值的“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那么如果没有交换就不存在,如果存在交换就会存在。如果指使用价值(物质满足人需要的属性),那么什么时候都存在价值。
哲学上的价....
我不讲在2007-10-23 14:04:31 写到(原贴):“在西方国家,任何人的债权债务都是可以交的,银行的债权债务也是可以交易的,比如担保公司与担保银行就是这种承接债权债务的经济机构。”
黄先生观察力不够,在黄先生羡慕的西方国家,银行也一样是有准入门槛的,而且是政府设置的。
债券交易和门槛可以同时存在。而且确实是同时存在的。
我不讲在2007-10-24 17:12:06 写到(原贴):有关土地承包制的几个产权概念
用产权理论来证明土地私有化,是中国经济学的一项发明,但如何从产权理论跳跃到土地私有化,大多数文章都语焉不详。用产权理论语汇讨论中国问题的文献,似乎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好象只要说产权界定不清晰,总是没有错的,只要是主张“进一步”界定产权,也是不会错的,....
我不讲在2007-10-26 14:43:17 写到(原贴):
不要想当然,即使你搞不清资金为什么会到农村去,也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我的文章搞清楚。
低利率下资金会到农村去吗?请你参阅著名的茅于轼试点的尴尬。
没有高利率,民营资本也不会到农村去。
全世界的银行都是民营资本,可农村小额信贷是世界性问题,中国有门槛如此,外国“没有门槛”也如此。这个事实都不知道?
....
keke04646在2007-10-26 21:23:08 写到(原贴):比如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这个标准可以制定的,其实背后未必有多少高深的道理可讲,48万可以吗?45或者60万呢?
不是一个障碍,只有有利可图,80万页难不倒投资者,有的是方法和钱,怕就在本地区只限制4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
哪个对经济有害,其实很明显.
污水处理厂投资高,但只要有钱赚,5000万的项目也有人上.门槛地不是说低到谁都可以开污水厂,你的先有这个资本,换言之,只有钱可以成为门槛,而这个门槛,多高都不算高,只要人人有机会参与.....
推进公平准入
十七大有以下一段话,本人觉得非常重要。其中提到几点都引人注目。1、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2、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这几点都是很有创见也很有现实意义的。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健鸽在2007-10-28 04:08:28 写到(原贴):老黄兄:
你就是对概念的界定方式缺乏规范,如果在这方面不规范,我们是无法讨论概念的对错的,你对劳动的界定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如果要给劳动下个定义,揭示出劳动是什么,我们必须揭示出劳动的内涵,如何揭示劳动的内涵,我们采取最基本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的方法来限定。劳动是什么,它的属概念是什么,也就是说劳动属于什么概念的种概念,耗费,但如果从耗费的划分中我们如何也不可能划分出劳动概念来,从外延看劳动的外延与耗费(即便限定在生产财富的过程中)的外延差别很大,劳动本身强调的是过程,而耗费重点强调的是量能;劳动本身强调创造,而耗费则只强调消耗;劳动是人们有目的的活动,而耗费则是人们劳动中的附加条件,缺乏主动性。因此,劳动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是耗费。我们不能把劳动过程中的消费等同于劳动。....
我不讲在2007-10-27 17:36:47 写到(原贴):科斯说
“人们通常认为,商人得到和使用的是实物(一亩土地或一吨化肥),而不是行使一定(实在)行为的的权力。我们会说某人拥有土地,并把它当作生产要素, 但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对他来说,通过挖掘将土地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可能阻止某些人....
我不讲在2007-10-28 16:31:34 写到(原贴):"“在西方国家,任何人的债权债务都是可以交易的,银行的债权债务也是可以交易的”这个有错吗?"
没人说你有错啊。问题是,“在西方国家,银行也是有门槛的”这个不幸的事实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健鸽在2007-10-28 14:13:49 写到(原贴):回复hhjj我只是转帖,此帖并不是我的,当然我是赞同此帖的.
就算我们不知道劳动以前的创造性从何而来,也不妨碍我们承认劳动是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你注重劳动的耗费性是正确的,但是,承认劳动的创造性和承认劳动的耗费性并不矛盾,这两个认识是不能互相否定的.
我们应该运用已有的自然科学和哲....
xieyongxia01在2007-10-28 22:48:14 写到(原贴):人们为什么要劳动?这是先验的吗?你为什么要劳动?没有目的吗?
非创造性的劳动你完全可以举例反驳。
什么叫作定义,我们要求他的本质属性,内涵的方面。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人,你怎么回答,是大脑,是吃饭,是大便,还是结婚、劳动、耗费。
我不讲在2007-10-28 17:41:21 写到(原贴):"我说他的“理论不足”是指他对社会分化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就是“理论不足”?错了。无可奈何是理论充足。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良好愿望而转移。只有对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才敢说无可奈何。
只有对客观规律毫无理论认识的人,才敢说自己能改造世界。
至于说“创新”,我可不敢说我有创新。我能说我"有理论依据"....
我不讲在2007-10-28 16:19:01 写到(原贴):想当然的“严监管”。严监管是要花钱的,是要建立政府机构的,要配套稽察队伍,要24小时全城大扫荡。
还要配套稽察队伍来稽察稽察队伍,层层加码。要随时检查每一次美容是否规范,检查每一个医生的每一次诊断是否合乎医学原理。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
设立门槛:没有执照不得行医,没有上岗证,不得....
丁礼庭845352在2007-10-29 17:06:26 写到(原贴):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和“实践论”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结合点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仅仅是整个物质世界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仅仅是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规律的组成部分。但是正因为“人”及“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的、最高级的部分,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它们单独地分开论述。因此,我们既必须把人与其它物质分别研究,也必须把人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统一地、系统地进行研究。....
丁礼庭845352在2007-10-29 17:06:26 写到(原贴):(1) 人不但是哲学意义上意识与物质的结合点,而且在物质范畴中人是第一性的,首要的。
首先,从根本上来说,人是长期以来物质运动和进化的结果。人是高等生物,也属物质范畴,但她又是唯一能够思维的动物,所有的意识形态,精神的范畴必须从人产生,只有人才能完成物质到精神的飞跃,也只有人才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唯物主义不但确认物质是第一性的,而且还必须承认在物质范畴中,人是第一性的,是首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没有人,根本无所谓精神领域的一切,同样也就失去了物质运动发展的方向和目的。另一方面,没有人这个主体,也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也就没有了社会历史发展,而且,整部人类的发展史,整个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史,也就是人的不断解放、发展和进化的历史,它不但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主体,也必然地是以人为最终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