きずな 发表于 2013-7-29 15:26 
确实是版主说的。看过日本央行调查统计局用的中规模模型M-JEM的解说论文,核心方程有40多个,其中生产部门 ...
我觉得个人学术层面要研究宏观经济的运动方式,看懂整个经济是怎么动的,然后再学习怎么用模型来刻画。我的看法是,在研究一个特定问题时,模型越简洁明了越好。中央银行一般都是团队合作建造DSGE模型,有时候一个DSGE要五六个人来做,都有明确分工,这个行业里面很少有全能的宏观经济学家。比如有的经济学家提供微观基础的思维,有的负责建模和推导,有的负责编程,还有助研来成千上百次地反复调试模型参数等设置。
一个中小DSGE模型,当然没什么显著用处。所以央行造了一群模型,各种VAR,SVAR,large-scale model, dynamic factors, RBC, NK, 等等等等。 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结果,提供给决策层,供他们判断。
现代央行的做法是,必须要有模型,但是不能只有一个,要有一群,而且不可以轻信任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