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传媒板块出现大跌,跌幅达4.53%,远远超过上证指数跌幅。其中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表现较为“诡异”,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华谊兄弟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之后复牌,一开盘即刻涨停,而光线传媒公布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12.19%,昨日截至收盘股价却下挫7.10%。
华谊兄弟在停牌期间收购了一家手游公司银汉科技,产业链结构进一步完善,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其开盘立即涨停。然而光线传媒当日公布的半年报可谓重大利好,股价却遭重挫,这着实与常理大为相异。若说是传媒板块的大环境不好,影响了光线的股价,可华谊兄弟“风景那边独好”又如何解释呢?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事实上,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的股价不能一概而论,华谊兄弟停牌近2个月是造成两股走势差异巨大的重要原因。华谊兄弟在停牌期间恰好是资金蜂拥传媒板块的时期,传媒板块从6月4日至7月25日涨幅高达284%。正因为华谊错过了这趟“顺风车”,市值大大低于目前估值,所以才导致“洼地”出现,涨势强劲。相反,光线传媒虽然半年报表现良好,但是其业绩增长的利好早已伴随着其出品或发行的影片获得成功而释放。因此光线半年报的利好在传媒板块整体大跌的环境下支撑力度较小。
传媒板块7月25大跌并没有出现重大利空因素,更多的与其自身有关。传媒板块的高速上涨行情已经延续了许久,出于股价的正常波动,需要自行调节。而此时煤炭、钢铁板块刚好出现利好消息,不排除资金从传媒板块撤离进入煤炭、钢铁板块,这是资本的逐利天性使然。对于传媒板块而言,下跌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能够挤掉一些泡沫使传媒板块的走势更加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基于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且在实际生产中出现了较大突破,传媒板块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如果资本在此领域进行盲目投资,热钱快速流入,将造成此板块出现泡沫危机。就如同2000年出现的互联网泡沫。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但当时产业尚停留在概念阶段,没有出现实质性发展,而资本对其又极为热衷,发展泡沫危机是必然之势。文化传媒板块已经有泡沫前兆,投资者需要警惕,切勿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
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作为文化传媒的龙头企业发展模式颇具代表性,投资者除了需要关注其股价走势,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发展战略和所采取的行动。华谊兄弟立足于影视业务还不断向外扩展影视主题公园、游戏等影视衍生品。而光线则是“半路出家”从电视节目制作转入影视投资,凭借《泰囧》一举奠定了在影视界的地位。这两种模式,很明显华谊兄弟是在尽量中和影视投资的高风险,而光线则是追求影视带来的高风险,因为高风险下有高回报,以此来改变电视节目制作虽然稳定但收入并不理想的现状。
未来,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除了是品牌、资金实力的竞争,更是策略、创新的较量。华谊兄弟注重衍生品发展,致力于完善产业链,而光线更倾向于专业化发展,将注意力集中于电影投资和发行两个环节。目前,华谊兄弟很明显占据上风,从经纪、制片、发行到院线、影院华谊兄弟利益均沾,抗风险能力极强,而光线承担的风险远远高于华谊兄弟。但是当我国电影产业的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华谊兄弟的全产业链模式将难以再适应市场发展,由于电影票房的分账制,导致电影产业链各环节互斥性较大。而光线的专业化发展反而能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转自:
http://www.ocn.com.cn/info/201307/dianying2617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