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65 4
2007-10-27
10月26日

不播种如何谈收获

每年发诺贝尔奖,很多人都要重新问一遍问了很多遍的问题:中国人什么时候在本土得一个诺贝尔奖?

科学领域我不懂,如果说经济学,我觉得这个问题至少问早了30年-40年。我何以如此“武断”?跟春种秋收一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任何一种理论从提出到最终获奖,需要很长时间的锤炼,检验,不像物理或者化学,一个重大发现可能让发现者很快就得奖。因此,如果中国人20年内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那获奖的理论多半现在已经应该存在了,理论的提出者也当在40-55岁左右。恕我直言,我放眼望去,在这个年龄段工作的中国经济学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此可能。

30年内获奖呢?也就是现在25岁-40岁这个年龄段正在工作的中国经济学者。我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如果有谁非常勤奋,非常有天赋,且机遇良好,这个年龄段的中国经济学者还是有一点希望的。但从我个人的感觉而言,希望还不是很大。我深切的感到我自己受的教育的局限和不足,和我同龄或者比我稍微年长的做经济学的,估计都有同样的问题。我们受得经济学教育,即便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往脸上贴金一点,也只能算是二流的。这不是谁的问题,这只是我们一个国家的悲剧。我们在社会科学领域,几十年都没有任何积累,几十年与世隔绝。受得教育不好,影响的不光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这是相当致命的。我们说,名师出高徒,名师教给高徒的是心法,是思维方式,是很多不能通过文字言传的东西,而我们恰恰没有这些东西。

所以,让我猜,如果40年后,中国人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那说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还是令人满意的。想想今年得奖的Herwicz得奖的文章已经发表在30多年前,40年并不是太久的等待。我们不能向我们已经失去的60,70,80和90年代去索取诺贝尔奖,没有播种,是不会有收获的。

 http://kaieconblog.spaces.live.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27 21:39:00

 我认为80年后能获也不错!

 中国经济学教育如果把不合格的师资换掉,大概也得需要20-40年的时间,所以根本不要想什么诺奖,毫无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27 21:53:00

呃,看来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他们拿诺奖了

那么只有我自己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12:22:49
真实的话不好听,于是便去做美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24 21:27:47
顶,挺备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