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阴影
作者:《华尔街日报》 出处:《华尔街日报》 发布时间:2007-10-23 14:35:38
因财务部门一位前管理人员指责公司虚报库存,一直受到热烈追捧的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卷入麻烦的漩涡
年32岁的彭小峰最近在中国富豪排名榜上升到了第六位。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随着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LDK Solar Co.)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公司创始人和掌门人彭小峰的个人身家也在迅速膨胀。
彭小峰的公司之所以受此青睐,一来是借中国概念股的整体吸引力,同时,近期油价飞涨也让替代能源类股平添魅力。
不过,自从LDK财务部门的一位前管理人员指责公司虚报库存以来,该公司便遇到了麻烦。其股票此前曾一度较6月份在纽约证交所刚上市的价位上涨近两倍,现在已较此高点下跌近一半。
上周五,高盛(Golaman Sachs)将对该股的首次评级定为卖出,这无异于又给了它当头一棒。当天,该股下跌14%至35.73美元。
LDK称前雇员的指控“毫无根据”;它已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做相关调查,并将对外公布审计结果。
过去十多年来,新兴市场的监管环境的确已有所改善,不过,投资者在向新兴市场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似乎也低估了那里的风险。以道中88指数测算,中国股市目前的市盈率已达到56倍左右,比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高出了两倍多。
LDK是近期在美国上市的少数中国公司之一。据Dealogic的数字,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已有72家,而2003年底的时候只有22家。
近几个月来,至少有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在财务控制或所面临风险方面遭到质疑。三月份,博迪森(Bodisen Biotech Inc.)因“在上市文件中提供不完整的、误导性的和/或不准确的信息”而被美国交易所除名。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不会对除名的原因提出上诉。
LDK的问题发端于几周前,当时,该公司原财务总监司徒伟成在发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邮件中指称,该公司在帐面上虚报库存数字,而且其库存原料的质量很差。司徒伟成的指控使投资者对赛维LDK的运营状况产生了怀疑。
LDK在声明中否认了指控,并称司徒因旷工数日已被解雇。司徒则称他是自己辞职的,不是被解雇的。SEC拒绝发表评论。
《华尔街日报》记者之前听了赛维LDK的电话会议录音记录。会议上,赛维LDK的两位高层管理人士──主管会计工作的副总裁姚启强和会计经理刘义征(音),以及司徒伟成与赖坤生讨论了原材料质量的问题。
姚启强说,会计部需要按照使用寿命和购买渠道对库存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送交技术组进行审议,让他们决定材料是否可用。
在9月13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上,司徒伟成估计公司三分之二的原材料库存时间超过了180天,不适合制作矽晶圆。他说,公司需要在财务记录上对这一问题有所反映。
赖坤生接着问道为什么这些原材料不能使用,刘义征解释说,有些库存材料是生产部门测试后废弃的。
赖坤生回答说,他认为应该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才能决定库存的质量。
因为赛维的LDK矽晶圆是用高档矽材料和低等级的回收材料混合生产的,因此,公司将这些材料的平均成本作为原材料成本。但是,如果很多回收材料是没有利用价值的,那么赛维LDK的实际成本可能会高于公布的成本。
曾负责经办赛维LDK首次公开募股的Piper Jaffray Cos.分析师杰西·皮卡尔(Jesse Pichel)说,这就是会计上的灰色地带。不过皮卡尔说,他没有理由怀疑赛维LDK。
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认为,库存问题可能只是简单的过失或误会,而不是刻意欺诈。Needham & Co.的股票分析师迈克凯诺(Pierre Maccagno)说,他与LDK的竞争对手们作过交谈,它们表示,这可能是个过失。迈克凯诺说,没有人提到欺诈。他对LDK的评级是“强烈建议买进”。
与此同时,很多人认为LDK处理当前局面的方式让问题变得更糟了。事情发生以来,彭小峰一直呆在幕后不作表态。他也拒绝了本文作者的采访要求。
分析师、投资人和其他方面的问询电话都被转给了LDK首席财务官赖坤生(Jack Lai)。赖坤生最近表示,美国有些股东曾专程到LDK在中国的总部实地调查。
彭小峰是10年前靠一家生产劳保手套和安全帽的工厂起家的。曾经营过服装厂的龚新平(音)称他于九十年代结识了彭小峰。他说,彭曾在江西吉安外贸部门工作过短暂时间。因为能说流利的日语,他被该部门派去接待日本客户。
有一次,两人同去江苏苏州参观当地的服装企业。他回忆说,彭小峰当时向厂家询问了许多有关服装业务的问题。
1997年,彭小峰在苏州创办了生产手套等劳保用品的柳新集团。目前该集团拥有近12,000名员工。
据LDK的赖坤生说,2003年,彭小峰到欧美市场考察适合引入到中国的新商机。结果他发现,绿色能源很有可能成为一项大产业。
彭小峰瞄准了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晶圆,它的生产成本很低。当时,地方政府对发展新产业的重视对彭小峰创业起到了很大作用。据官方媒体2005年的报导说,当时,江西新余市政府承诺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给予大力支持,这一点最终促使彭小峰在该市开办了一家生产太阳能硅晶圆的工厂。
为购买生产晶圆的设备,他找到了美国企业GT Solar Inc。GT的联合创始人古普塔(Kedar Gupta)说,他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彭小峰的情景。
2005年6月,因日常业务到北京出差的古普塔刚在首都机场降落,意想不到的是,跟他从未交谈过的彭小峰却在机场等他,并跟他说,他想签约购买3,300万美元的设备,并希望当场就能签合同。
他们连夜达成了协议。一个月后,LDK正式成立了。现在,LDK是GT最大的客户。
古普塔说,彭小峰真的不知道有“不”这个字。
为成为太阳能行业的强手,彭小峰大胆引进高端人才。赖坤生说,2006年初他接到彭小峰的电话,彭在电话里请他加盟LDK。当时,赖坤生在加利福尼亚的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 Inc.就职,这是一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闪存产品制造商。他说,他谢绝了彭的邀请,因为当时公司太小了。
赖坤生说,三天后,彭小峰亲自飞到加州,向他描述了公司的未来前景,称他们要建成中国最大的低成本晶圆生产企业。赖坤生被彭小峰的热情所打动,于去年八月加入了LDK。
赖坤生说,彭小峰工作非常勤奋,他为LDK所在的江西创造了很大价值,LDK是“江西的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