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6日晚上收到CFA Institute发来的邮件,看到第一个单词是Congratulations的时候,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随之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X,终于不用再去操心这个破玩意了。
说起来其实我CFA的考试之路还是有点曲折波澜的,虽然是三级三年都是一次通过,但是回想起来这三年的路走得不轻松啊。其实考完一级的时候就想要写个考经分享下的,但是看到论坛上大神们各种轻松高分稳过,自己就怂了了。属于还没有动笔就放弃的意思。
然后考完二级的时候,想要写过一个心路历程之类的东西,但是当时想着这种玩意都是经历了沧桑之后才抽着雪茄侃侃而谈的,我当时还有三级这个大山压着,怎么着也没有这个资格去写啊,于是又是作罢。
考完三级,前几天刚刚知道成绩之后开心了一阵,最近沉下心来,想想还是写点什么的,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其实考经什么的真的不好写,本身记忆就有点模糊了,而且说实话,考完了试谁还愿意去花那个精力回忆过去苦难的日子。
不过好歹开了头,就不好意思停下来了,这和考CFA的感觉真是有点相近。
介绍下背景,我是国内不错的本科毕业,学的是金融加英语的双学位。母校名字就不提了,咱没能给母校争光,说出来都觉得给她老人家丢人。研究生去的美国,综合排名50名左右的学校,不过各种排名榜单不靠谱,那学校也是不是50往右走,也不提了。研究生正儿八经学的金融,当时老美比较单纯,绩点也比较好混,弄了个3.95就稀里糊涂毕业了。
其实正儿八经的东西也没学到啥,现在问我我都不好意思开口说我是MSF。唉,我这个人就是啰嗦,这也是本科写论文养成的臭毛病,内容不够所以瞎七搭八来凑吧。写到这里我也算为这篇文章定个性,就当是考试过程中的吐槽加戏说吧。大家要是觉得好玩就看看,不好玩就直接CRTL+W吧。要来看考经的可能对不住了,估计我也只能传输点精神力量给你们了。具体技巧方面的东西,其实我也没有什么。
一级
话说回来CFA的考试来,2011年6月考的一级。一级的考试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报了名的,那个时候的算盘打得非常好,因为按照计划,我会在2011年5月中旬毕业,这样6月考试就没有问题了,还可以在美国待一段时间,全职复习,各种完美计划。当时报名的时候我都不禁为自己的合理安排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想也没有想就点了付款按钮。还为自己赶上了第一报名阶段省了钱而非常开心。
于是后来我就收到了教材,简单翻看了一下觉得好牛X的样子,然后烧了三炷香,在盒子上贴了封印两个字后就很高兴得不去管它了。 到了4月中的时候,我当年年轻犯下的错误就开始显现威力了。我忘记毕业之前还是要考试的!!大家还记得我刚才提过研究生绩点是3.95对不,这不是炫耀啊(其实还是有点自满的,木哈哈哈),我是蠢啊。这个绩点有啥好争取的啊。我真想抽死那个时候的自己的。
从4月开始,我就非常开心得认真复习即将到来的各种考试了啊。完全忘记在藏经阁上贴着封印两个字的CFA教材了啊,更别提CFA考试这件事情了啊,完全忘记了啊。呃,其实中间还是想起来过几次的,但是我都安慰自己毕业重要,先不要管考试了啊。于是我就各种没有管它。 唉,于是时光流转,岁月飞逝,到了5月15日,我们毕业典礼的日子。毕业典礼各种感动,看着旁边美国同学们一个一个家庭结伴参加,上台领证的时候家里人有的高兴的欢呼着,有的热烈得鼓着掌,有的微微得点着头,有的还擦拭着激动的眼泪。而我的老妈早在一个礼拜前跟我说因为她不懂英文不敢转机,所以就不来美国了,从此错过了我一生中难得几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各种汗。
好了好了,扯远了。毕业典礼之后,就是各种聚会,时间推进到5月18号,聚会什么的也过去了,开心玩也都开心过了玩过了,好好想想突然发现束之高阁的CFA教材,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我记得2011年是6月4日考试,我5月18日的时候离六月四日大概也就17天左右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可是面对的全新的教材,别人用下来的notes好多本书啊,好多好多本啊。放在桌子上一阵翻看,叠在一起量量高度,各种观摩膜拜之后,我开始考虑是不是要考这场考试的问题了。
其实我是挺想考一下CFA的,首先是觉得对自己未来找工作应该有点帮助吧,虽然后来证实其实没太大影响;第二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的金融知识学得太差劲了,完全没有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与深度。当时觉得自己的金融知识就像一层薄薄的纸,说说专业名词,充充面子,呼呼外行人可能可以,但是真的深入一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还真的说不清楚。
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必须有一个契机让自己总是水水的特点来点改变,让自己也存点干货下来。我看了CFA的教材,虽说不是很难很艰深很前沿的东西,但是教材本身编排还是不错的,涵盖了金融行业中的众多方面,对知识框架的认识比较有帮助,这样你就可以知道金融到底是些什么东西组成的,每样东西里面大概有点什么玩意。本着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自己已经投了很多美刀的珍惜之情(其实这才是重点),我在5月18日晚上,抽完一支烟(这里后面会有梗)后,决定,我要参加CFA一级的考试。
下决定是一件事,真的执行起来又是另一件事情了。16天的时候,要看完6本书,6本notes,还要做点模拟题,看上起真的不怎么现实。但是我是属于那种驴一样的性格,平时不上套也不会想到自己要走,真的带上眼罩架上套,走着走着估计长征也走下来了。所以我在18日晚上就把计划列好,基本是两天一本书和notes的节奏,用12天时候看完书和notes,然后用一两天做模拟题什么的。说说我的复习方法(我想很多人会说:你TM才开始说啊。当然前提是有人愿意看到这里),我的复习方法是看一遍书,用荧光笔把自己觉得重要的划出来,然后做书后面的题目,然后马上看一遍notes,用荧光笔把觉得重要的划出来,然后做notes后面的题目,然后花个10分钟把错误的题目在之前的荧光笔区域里面找对应的点,然后直接pass到下一个reading。
刚开始可以保持这个节奏,但是后来完全不行,时间来不及。于是改成看书,看notes,做题目,直接下一个reading。当时我看书的节奏是下午一点钟开始看书,看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然后睡到第二天下午一点钟,重复。基本上用了13天的时间勉强吧书和notes看了一遍,很多东西都没有记住,也不管了,心里有了一个底就行了。然后开始做模拟题。做了两套,感觉错误率挺多,但是也不管了。就想着这样上考场了。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我时间这么紧,为何不直接看notes呢?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被我否定了。我参加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东西,而不是纯粹为了通过考试。本身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干货,所以才去参加考试,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而把编写得这么不错的教材而弃之不用,岂非本末倒置?所以当时我无论再困难都坚持要看书,别人怎么劝也没有用。我考个试就是为了能把书看过一遍,这也是学习啊。 说一个插曲,刚才我说过我抽烟对不,里面还有一个梗对不。嗯,我在考前一天在美国的阳台上抽烟,然后随手一丢,嗯,没错,我点着我们家的阳台了。木质的阳台啊,我当时还没有发现。等我发现的时候火苗子都窜一丈高了啊。我赶紧救火啊,赶紧啊,打电话911有木有啊。然后消防员叔叔和警察叔叔各种调查啊,说有没有纵火的嫌疑啊,吓死我了啊。于是本着我强大的内心与把行李押在房东那里的信誉,我第二天就背着烧毁美帝阳台的民族英雄的美名,上了路去罗切斯特考CFA一级去了啊。最后的结果是我的一级成绩还不错,博闻强记的结果就是在考场上居然记得不少细小的知识点,大的方面我在金融专业中也有涉及,比较好理解,因此,我惊心动魄的CFA一级考试顺利通过。
二级
我突然觉得我真的好啰嗦啊。 二级考试的时候我已经入职了,做一个苦逼的投资男。唉,行情不好,日子不好过啊。扯回来,当回国后知道一级成绩的时候,我信心满满的立马报名二级考试。心想我一级这么艰苦都过了,二级好好复习还不是手到擒来啊。事实证明我图样图森破啊。谁来抽死当时的我啊。
二级的考试我是在职复习,复习的压力真的不小。很多时候工作与复习的冲突是非常无奈的。每天我为了能够集中注意力复习,特地在公司里面复习,这样的话既可以省我们家的电费(这才是重点),又可以杜绝家里电视、网络的诱惑。在公司的电脑上,我还特地用白纸写了封印两个大字,贴在电脑的显示屏上。事实证明这个方法真的有用。每次手贱的时候,想开电脑刷个微博啥的,看到封印两个字,真的会停下来,然后垂头丧气得回去看书。后来我手机上都贴了封印。这两张白纸真的在二级的时候帮了我很多,这个方法也推荐给众位考友们,希望能够帮到你们(其实也不是什么方法啦)。
二级的复习方法我现在看来比较失败,算是失败例子来给大家看吧。我首先是看书的一个reading一边,荧光笔划下,然后看notes的对应reading,荧光笔划下,等书和notes都看完一遍之后,开始连续做书上的题目和notes后面的题目。事实证明,第一遍看完书应该马上做题去,这样记忆更真切。而像我这样看书,很有可能会把战线拉太长,很多东西你不做题目,你也不知道你第一遍理解有没有正确。我就有不少时候,做题的时候发现原来我第一遍看书的时候,理解全都是错误的,为此走了不少弯路。如果第一遍看书之后立马做题,就可以避免理解上错误的现象,更加事半功倍。
话说二级的考试有点波澜不惊,考试期间有几个同事了解CFA的考试内容,对我考这个试还是有点小佩服的,甚至有一个同事,他的朋友因为考二级考了三年没有过,因此非常看好我这次的考试结果,搞得我压力很大啊。我二级的复习时间大概是从三月开始下决心,四月开始真正动工。因此还是比较抓紧时间的(其实时间也没有这么多了)。
其实在职复习,时间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他让人抓狂的地方是你得放弃你的娱乐生活,经常熬夜,而且工作的心情与复习的心情也会时不时冲突。比如:你这周想要好好复习了,却被老板叫去出差了。而当你回来后身心俱疲的时候,却因为出差而落下的进度逼你必须认真复习。这种心理上的心力交瘁才是在职复习最最让人痛苦的地方。所幸我所在的公司工作环境比较宽松,而且周围的同事都非常nice,都挺支持我的,因此我通过二级真的很需要谢谢他们。
三级
通过了二级之后,三级就是最后的一哆嗦了。必须要通过啊,这才能真正下了贼船啊。由于有了二级的在职复习经验,我三级开始的时间更加提前了,从三月初就开始认真复习了,但是复习方式还是沿用了二级的看完书再做书后题的模式,因此注定我这次三级也是低分险过。不过只要结果all right就可以了。
三级由于有了essay的加入,我增加了练习题的分量,这也是我提早开始复习的原因。刚开始的时候基本是一天一到两个reading,周末加倍,然后书看了两遍,书后题做了一遍,总结写了三本笔记本,然后开始做模拟题。 在复习三级期间,我给研究生的一个同学,比我早一年通过三级的一个朋友打了个电话,他的话很鼓励我。他说他essay部分做得非常差,全靠下午的力挽狂澜才能通过。他说三级就将近一半的通过率,有什么好怕的。于是我就开始自信心爆棚了,心想如果essay不行就把选择做好一点呗,于是各种复习选择,水水essay。其实从结果看,还是要感谢下午选择部分的,确实帮了我不少忙。
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始的一幕,2013年8月6日晚上收到CFA Institute发来的邮件,看到第一个单词是Congratulations的时候,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随之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X,终于不用再去操心这个破玩意了。
现在考过三级,但是工作经验只有24个月,完全达不到标准啊,于是我就只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苦逼坐着金融屌丝了。
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神人,我都看不下去了。三级里面一级故事最多,三级最平淡。写了些有的没的,大家就当看个乐吧。有什么如果有疑问的,可以跟帖回答或者PM我,我不是经常上论坛(经常上来剽各种资料,平时都潜水,罪过罪过),但是看到我都会想办法尽力回答(如果真的有问题的话,我觉得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