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348 15
2007-10-30

这贴子试图对金融衍生物作个粗略的概念性简化

我个人总是习惯性的先从概念的梳理和简化开始,然后再进入具体的模型的定价探讨

最后再返回对诸多概念的梳理、简化和统一

希望方家参与和多加批评指正

----------------------------------

金融衍生物最粗略和完备的定义,是否可以这么作:

“所谓金融衍生物,即当事人间的金融安排”

这句话中有这样几个要点:

---------衍生物的基础得先有基础性标和交易存在
    这个基础性的标的和交易可以是几乎任何可以交易的东西
    大概说来,有这么几个范畴:
    ·实际商品和资产部分:即所有进入交易的商品和资产(不限于是否有实际物质形态)
    ·实际金融证券部分(即有实际物质或资产基础的政权部分),如股票、各类债券和商业票据
    ·虚拟金融证券部分,即对实际证券和交易进行处理的可用金融工具,如各类指数、货币、利率和汇率等等

---------衍生物的本质在于对交易进行金融性的安排,这种安排可以是多方面的,有这么几类:
   ·权属安排:如认购权、回赎回购权、转换权、参与权(如本身是优先股收取利息转变为可参与部分普通股的股息)等
   ·期限安排:对交易的执行期限进行处理,可用远期、期货、掉期等形式将现一交易的商品和货币交付时间分离,同时分离后的产品又进入其他市场(如商业票据进入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市场)
   ·结算安排:即结算的形式和其他特点进行安排,如信用证、商业票据、差额结算、货币种类的互换等等形式。同时不同的形式进入不同市场继续衍生出新的交易
   ·风险安排:利用和开发所有能对实际交易进行风险处理的产品,对风险进行安排。同时这种安排衍生出新的风险处理市场。如天气期货的开发、利率和汇率期货等也部分属于这个市场

---------这种金融安排的所谓“当事人间”是广义的概念
·如果属于确定对手型交易,则在搜寻市场进行处理
·如果交易范围可扩大,则在经纪人市场进行处理
·如果交易对象范围宽广,则在拍卖市场进行处理

先说到这里,请方家进行指证和充分的讨论

从概念性的梳理开始,然后可以慢慢进入诸如各类衍生物的定价原理、模型和公式等等

请大家广泛参与,以便我向大家学习和大家互相学习,哈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30 23:42:00

当然了,这里的探讨也只是概念性或理论性的探讨

即使进入了定价公式之后,也还只是理论性的

因为实际交易过程基本上是博弈性的,或者换句话说:是由市场结构的发育和即时特征决定的

如果你以中长线投资的方式去作,可以部分忽略这种市场结构(但有些不能忽略,比如市场结构中是否存在对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另外,相当一部衍生物其实无法用于中长线投资,否则该衍生物将失效)

但如果你参与的是过程,这个市场结构基础上的博弈就完全不能忽略了,得有精深的研究和实战能力才行

这方面的内容,这贴子可以放在后面来处理

大家还是先讨论概念和概念体系简化的问题

如何?

还请大家积极参与

大家都是学习者,无大无小,有一见就是对大家的贡献,在这方面完全不必要有什么顾虑

老农经常能当院士的老师,我当然远不是院士,只是个很不合格的初学者门外汉,就算这贴子里出现个经济学方面的院士了,大家也完全不必顾虑,尽管放开胆子和想象力扯下去,参与者多了,总会都有收获的

请积极参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30 23:43:5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0 23:47:00

还有,我个人始终认为:

正确的概念是人人都能看懂的

或者换句话说:将过度专业的东西用大家都能看懂的方式表述出来

其实体现了表述者的真正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程度

即使进入数学公式了,公式中要素的概念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定性的粗略定量的表述

也还是可以说清的

建议这贴子就以这种方式进行

大家以为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1 00:27:00

如果从“金融衍生物是一种金融安排”这个定义出发

许多流行的东西就需要重新考量了

比如说一个常见的观点:“现在全球金融资产(即对实际资产的要求)权远远大于实际资产,所以埋下了经济的巨大隐患”

在金融资产中,除货币和少数过度透支的商业行为(如过度信用)和央票及金融票据和债券外,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可大致分为两类:·基础性证券(股票、债券和一般商业票据等)·金融衍生物(期权期货互换)

这两者本身只是一种金融安排,并不能替代和覆盖实际资产。这两类资产数量的巨大增长,本质上仅仅是金融安排数量的类型的巨大增长,且彼此往往是对开和冲销,因此,这两类金融资产并没有形成由于与实际资产不对称的巨大风险。而货币、央票、国债和各类过度信用工具由于直接关联到与实际资产的对应(比如货币),才形成了由于不对称而形成的巨大风险或者由之推动实际资产的重新估值行为甚至运动

所以说,上面那种流行的观点就需要重新考量和对不同金融资产区别对待了

另外,资产证券化是另一个不同的领域,其本质也许可以理解为“将尽可能多的实际资产流通化”,其影响在于影响流通的品质、期限和数量结构(质与量两方面的关系)而对经济存在具大的影响。如房屋抵押按揭抵押证明,是种基础性证券,但用这证明开发出相应的贷款金融产品并对其品质和期限进行拆分就应该属于金融衍生物了

所以说,如果宏观的谈定价问题,至少有几个方面是需要综合考量的:
·基础或实际资产的定价原理应采用哪种价值观(注意,不是价格)。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边际价值论、成本价值论?以及具体运用中如何侧重(比如收股息的投资者应侧重效用价值论和边际价值论、收购来长期经营的人应以成本价值论为基础)这方面是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
·金融衍生物的定价原理是什么?其与基础资产的关系如何?
·上面两类的相互关系是如何的?
·货币在定价中的原理性和技术性过程

市场上的定价千变万化,宏观定价侧重整体平衡、微观定价侧重市场结构及其发育兼顾局部平衡(即定价不能招致被市场结构中其他部分攻击)。另外,供需定价、金融定价、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权力定价在哪些阶段以哪类为主,其各自的表征如何?定价模型的区别在哪里……

…………

等等这些,都是既理论化又非常实务性的问题

在这贴子开始,我先把我写这贴子时能想到的部分粗略列一下,方便大家广泛深入的讨论

方便任何方面有所得有所想的朋友积极参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1 00:46:00

是自己写的还是那里copy过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1 20:16:00

要是和你讨论,估计我真的需要把我的书给翻出来,毕竟很多理论的定义概念都忘记了.

先支持楼主一下. 大概看了文章,应该是原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