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501 2
2007-10-31
10月26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颁布“局长一号令”,要求全区小学、初中学生书包重量限制在学生体重的10%以内,并明确规定,如果查到学生书包超重严重的现象,区教育局将追究校长的责任。(10月29日四川在线)<br/>  <br/>  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该年龄段(7岁)的男生标准体重为20.2公斤—26.5公斤,女生为19.1公斤—26.0公斤。按照书包限重标准计算,书包应为4斤—5.3斤之间。据此推算,二年级8岁、三年级9岁、四年级10岁、五年级11岁、六年级12岁小学生书包重量分别不宜超过6斤、7斤、8斤、9斤、10斤。<br/>  <br/>  借“书包限重令”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一动机应该说是好的。它至少说明该区教育部门已将十七大提出的“减负”要求开始化作实际行动。<br/>  <br/>  书包限重果真能达到减负的目的吗?我看不见得。<br/>  <br/>  从表面看,书包限重确实能减轻学生的一部分体力负担,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但实事求是讲,这仅仅是形式上的减负,治标不治本。殊不知,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真正压力,主要来自于“应试”压力和日后的就业压力。这两个“压力”不从根本上缓解,减负工作就难以推进。就算书包限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面对面广量大的学生,每天谁来秤,超重一、二两行不行?万一超重了,谁来举报?很显然,此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容易走过场。<br/>  <br/>  既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已被写进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十七大报告,说明减负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个法制观念和政治原则问题。大凡有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教育领导,应该而且必须把“减负”提到“立德树人”的高度来认识,并付诸脚踏实地的行动。<br/>  <br/>  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学生减负一定要“动真格”。我觉得,减负的关键在于转变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否则,即使减轻了书包重量,而不减少作业数量,不减少在校活动总量,且依旧是“课内损失课外补”,依旧搞“题海战术”,那么,学生的课业负担将依旧沉重,“减负”将还是个难以求解的老问题。<p style="MARGIN: 0px;">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0-31 04:58:00

且慢指责“书包限重令”

10月26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颁布“局长一号令”,要求全区小学、初中学生书包重量限制在学生体重的10%以内,并明确规定,如果查到学生书包超重严重的现象,区教育局将追究校长的责任。据悉,这一决定是经过征集医学专家、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意见以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后作出的。(10月29日《新闻晨报》)
  
  该新闻在门户网站挂出后,立刻引起网友的热议。我翻看了很多页,吃惊地发现,网友们几乎是一边倒地对此持否定意见,有指责其形式主义的,也有讽刺为作秀的,比较理性的批评是,减负不是用重量来衡量的,要从很多实际出发。这些指责不是没一点道理,要对这一“书包限重令”作出否定性评价很容易,但网友们想过没有,迄今为止,国内有哪一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用“局长一号令”的形式下达“减负”决定的,反正我没看到,也没从百度上搜索到。就冲青羊区教育局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我也要为之喝彩。
  
  诚然,减负不是用重量来衡量的,但此“减负”非彼“减负”,与其说“书包限重令”针对的是教学减负,不如说针对的是学生身体减负。细读6条“减负令”,除了第6条,严禁学校和教师集体购买或推荐购买教辅资料,与通常意义上的减负即减轻学业负担有点搭边外(其实质也为的是减轻重量),其他5条都是在讲减重,即不致让过重的书包压伤学生的脊柱。要是青羊区教育局天真到以为只要“书包限重令”一下达,当今教育的顽症即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那么,网友如此指责也就不无道理。诸多网友都误读了。
  
  成都高新实验小学五三班的小朋友作过一次学生书包重量调查,在称量白果林某小区6名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书包时发现,最重的近5公斤,最轻的3公斤,平均重量约3.5公斤。从称量数字上来看,这些书包的重量明显随着年级的增长在不断地加重。由此给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显而易见。(07年7月8日成都高新实验小学网)美国著名科学杂志报道了一个最新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让10个小学生分别负重27磅,或者负重相当于自身体重20%的重量时,肩膀所受的压力就会超过血管所能承受的压力,造成血液流动受阻,直接导致孩子肩部肌肉拉伤。
  
  学生书包过沉是个世界性的问题。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马来西亚很多学生的书包重量达到他们体重的15%,马来西亚教育部鉴于书包太重可能给学生身体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敦促学校落实有关规定,减少学生上学时携带的书本数量,帮助他们减负。(07年10月11日新华网)10月14日《新民晚报》披露,据统计,64.19%的意大利小学生背部不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书包过重造成。因此,意大利教育部提出一项法律草案,敦促研究小学生所能承受的书包重量,教育部也将与出版商探讨发行较轻的教科书或者分册发行的可行性。这些国家都是以教育部的名义,要求给学生书包减重,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尽管我国教育部也三番五次下达了“减负令”,但结果是每下达一次,学生的负担就加重一回,个中原因复杂得很,表过不提。在此,我只想提醒一句,既然针对过重学业负担下达的“减负令”一次次失灵,何不像青羊区教育局颁布一个“局长一号令”,从实实在在减轻书包重量入手,再一步步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最终直捣减负“龙门”。说到底,谁也无法否认,随着书包重量的下降,学业负担不可能再加重而只会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31 13:10:00
治标不治本,光做些表面上的事情,真正的原因没有解决,学习压力就不可能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