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TQM——全面质量管理
第2章EFQM——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卓越模型
第3章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第4章TickIT——软件质量管理
第5章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第6章ISOIEC20000——ITSM标准
第7章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第8章ITServiceCMM——IT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9章SixSigma——六西格玛
第10章eSCM-SP2.0版——服务供应商电子采置能力模型第二版
第11章ITBSC——IT平衡记分卡
第12章AS8015-2005——澳大利亚信息通信技术公司治理标准
第13章COBIT——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
第14章M_o_R——风险管理
第15章信息管理通用框架
第16章BISL——企业信息服务库
第17章ISPL——信息服务采购库
第18章ITIL——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
第19章eTOM——增强的电信运营框架
第20章ASL——应用服务库
第21章MSP——成功项目计划管理
第22章PRINCE2——受控环境下项目管理
第23章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第24章ICB——IPMA专业资质标准
书摘与插图
第1章 TQM——全面质量管理
1.1 起源/历史
1.1.1 质量管理的悠久历史
质量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质量控制的印记可以追溯到金字塔的建造。荷兰历史上较近的一个质量控制和检查的例子是荷兰同业公会。伦勃朗的名画“De Staalmeesters”(“Staalmeesters”在英语中的意思大致是“公会师傅”)实际上是几个质量检查员的肖像画,之所以把Staalmeesters叫做质量检查员,是因为他们会用一把铁钳把一小块铅固定在通过了检验的织物上。
1.1.2 检验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发展使得工业品的数量不断增长,这催生了对质量控制的新方法和新技巧的需求。诸如设计合理的导板、夹具和测量系统这样的工具保证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主要是由19世纪初美国的军备产业所引发的。质量检验员的职能此时已经出现。这一专家角色强化了人们这样一个观念,即产品的检验由一个人完成更有效率。今天,产品的评价不再用肉眼来完成,而要用到更为可靠的测量系统。
1.1.3 统计质量控制
在生产流程变得更为复杂、批量生产日益重要的时候,对统一性和标准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给了发展统计质量控制最初的推动力。
1924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研究了怎样制造产品可以用最少量的检验信息获得最大量的质量信息。
这就是今天人们有关统计质量控制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在流程控制和取样方面更是如此。
用来控制产品质量的技巧基本上是静态的,主要围绕着追踪制造过程中的问题来进行。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一个新发展:质量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