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58 0
2013-08-12

上周中国公布的7月贸易数据意外强劲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同时导致股票市场震荡,至此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接下来的表现显得至关重要。上周五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货膨胀保持稳定,工业产值超出预期,然而零售销售增长却低于预期。

“目前仍无法确定内地贸易是否出现反弹,但相信国内经济已经回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赵锡军告诉《南华早报》。这种情绪反映在股市上尤为明显,上周四中国公布7月进口同比增长10.9%,出口同比增长5.1%,大幅超过预期。数据一经公布,巴西和美国立即股市大涨。

对于同样的贸易数据,另一些人则继续看空中国经济。唱衰中国经济的代表之一,加拿大皇家银行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Eric Lascelles告诉《华尔街日报》,预计中国GDP增长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下滑至4.5%。中国经济的飞涨主要是由出口和信贷推动,但“这两个增长引擎都已经失效了”他说。

还有一些人决定暂时不做评论。里昂证券在一份贸易数据的报告中表示:“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内看到经济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才有信心相信经济在走好。”亚洲股市周五表现不佳,维持与前一日收盘水平。

“然而最糟糕的情况似乎已经过去了,回调会相当温和。”穆迪投资评级机构经济学家Alistair Chan评论道。

北京政府缺乏透明性和可靠性的经济数据一度使得数据分析师抓狂。一些人直接要求公布7月贸易数据细节。“在投资者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能否相信这些贸易统计数据的质量。”美银美林经济学家陆挺表示。这种担忧长期存在。中国的出口数据是非常可疑的,原因是利用假发票办理出口退税的做法猖獗。

一些分析师正研究摸索出一些新的统计指标作为中国经济的分析指标,如盐消费量或家具销售量。随着逐步转型成消费型经济,这种不确定性将变得越来越糟,道明证券驻新加坡亚太策略师Alvin Pontoh告诉路透社:

关于支出的任何数据都会变得很有价值,因为中国正走向消费型经济,必然使得大家将关注的重点转向市场。人人都在竭力挖掘数据。

早在今年4月份,中国出人意料地公布其近1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时,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开始分化成两个派别,看多和看空中国。时隔几个月后,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是,他们的预测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999.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