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241 1
2007-11-01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突然身边人才辈出?自己越来越苍白,越来越显得平庸。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出现了太多的天才和超人。事实上,他们并非超人,你也只是众多凡人中的一个。

FT专栏作家谁谁谁说:“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太平庸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重新组合一下自己的素质。把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素质发掘出来,弱弱联合成一种组合竞争力,也许会是职业生涯中的神来之笔。”或者说,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平庸。

 

 

薪酬VS兴趣,选择后者

 

凯德置地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副经理滕胜春说:“自己从小就对造房子情有独钟,陶醉于那种成就感吧,觉得这是一个能干大事的行业。于是,2000年哈工大毕业的滕胜春去了当时比较对口的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工作。如果不是考上清华脱产的MBA,滕胜春或许不会那么早离开当时商务经理的职位。

 

不过,也正是在读MBA的时候,帮我理顺了一些对于房地产事业的理解,房地产是资本的行业,有金融产品的特征,比如说有价值和固定回报。于是我看好了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年轻的房地产金融行业。滕胜春说,“套用那句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的话,这样的选择使我比房地产圈的人更懂金融,比金融圈的更懂房地产。这样的组合让自己随时都有比较优势。

 

在惯常的思维中,MBA出来的人,怎么样也要在薪酬上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才是读了MBA的。无论这样的想法是误区,还是潜规则。反正对于机会和薪酬的问题是实实在在摆在了滕胜春面前。毕业时,有一个深圳的证券公司找我。单从收入看,比现在多。而且,我的家、太太都在深圳。但我还是选择了目前这个组合方式。我更喜欢亲自参与到我喜欢的事业中,而不是似分析师一般做中立分析。房地产和金融的组合让我以金融的角度看整个房地产价值链的发展,效益最大化。现在,滕胜春的一部分工作职责就是将房地产产品做成金融产品,并管理一只房地产基金。

 

当时的选择的确有些理想化,但现在也不后悔。如果单比薪酬来说,稀缺的资源价值就一定比较高。不好描述现在国内这个行业人才稀缺的状态,但我们公司找人很难。同时,很多猎头公司也找到了我。我们深知这行人才的珍贵。毕竟这还是一个在世界50年、在亚洲只有10年的朝阳产业。

 

 

外语,组合中的魔法棒

 

如同投资组合一样,没有哪个优势组合是最好的,也没有谁能告诉你哪种组合最好。但组合确实非常必要。滕胜春说,“但无论哪种组合,外语能力一定要成为组合的一部分。 

 

多一种语言,就多了一个世界。滕胜春用一个世界代替了我说的一种工具如果说要为组合竞争力主动培养一些能力的话,外语就是可以着意培养的。

 

滕所在的公司大部分业务发生在海外,语言的能力制约了多方的发展。即使到现在也觉得自己在用英语表达时还有一定差距。这样的差距让你在做英文汇报时大打折扣,更导致领导对你的判断也会打折扣。滕胜春说,“好在我的老板是个很有心也很有趣的老板,他总在刻意锻炼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段时间,就让我用英语同他交流,我每说一句中文,就要被他罚款一元。

 

 

 

努力: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手段

 

 

组合竞争力的强弱不取决于你能力的大小,而取决于你的组合结构是否有市场价值。有时候一些被我们在某个阶段认为是自己优势的,实际上却不是。

 

其实,强调所谓组合竞争力,是要你时刻注意发现并发挥你的优势。要知道,很多优势并非与生俱来。即便是那些成功人士身上的组合优势,大多数也是后天习得的专业知识。所以,年轻时一定要踏实做好每件事,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内有专长。有经验有基础的时候再去转行或组合,才真的言之有物滕胜春说,“成功并不会因为你的各种组合如期而至,即便这种组合正确而且合适。道理很简单,因为成功除了努力没有捷径。我曾经还将读MBA视为捷径,但现在明白这只是为自己的成功助力。同样,将竞争力进行组合只能说是你为成功另辟蹊径。努力是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1 09:28:00

很受启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