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金融课程,不明白金融是什么;转而读会计研究生,还是不明白货币是什么。
不知不觉,疯涨的股市使我的钱相对缩水,狂涨的房价使我的存款变成房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可是人们都在告诉我人民币在升值,为什么我的钱却越来越不值钱。
慢慢的,我不再想那高深的金融理论,只是多理解有钱的中国人和财大气粗的老外的经济人的想法:
既然中国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复兴,那么总归会有经济成果,那么现在多买此中国的资产总是有价值的。要买资产要有钱,也就是书上说的货币。于是有钱的中国人和老外就需要中国的钱来买资产。如果只有中国人购买,那么货币量政府是能控制。但是现在有了老外,而我们外汇管制并不我们想像那么牢固。因此老外还是能把大量的外汇换成人民币。然后用那么多的人民币去买中国资产,那么买什么涨什么,所以房价要涨,股价要涨。
房子涨了,股票涨了,对于老外来说,最后还是卖掉的,换成钱的,但只能换成人民币。因此可以预见不久老外们更多的人民币,持有一种东西最好的结果就是那东西变得更值钱。那么如果人民币本身也可作为一种商品的话,那么持有他的老外,当然希望它增值,所以老是听到有人要求人民币升值,那不是为了我们老百姓能买更多的外国东西,而是老外为了使他们手中的大量人民币变能更多的美钞、英磅等。所以现在老外忙着让他们将来手中的人民币升值。
因此股票、房子等资产在高位变成大量的人民币现金时,老外们更有动力让手中人民币升值,然后等人民币升到一定程度时,就卖掉人民币,换回他们的美钞、英磅回家享受中国人民的辛劳和汗水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也许,他们走时,我们发现有天上掉现金的事还真会发生,但是不用多久,我们又发现天上掉的人民币就算梅雨季节的雨,掉个不停,慢慢的,我们都被侵湿了,什么东西都被人民币泡着。
想明白就是这么简单,货币像水,金融是江河。江河控制不住水时,就是老百姓的空难。若水被人有意蓄起来后突然释放,就是江河控制不住水的时候。
这种既利已,又损人正是那些自负世界使命的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只有持续这么做,才能保证它们的国民有条件享受高福利。高福利意味不用付出很多就能得到很多,那么离开利已损人这个战略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和维持这个目标。因此根本可以不用怀疑发达国家会没有这个动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1:19:1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