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3-8-31 14:20:01
任何自然物要变成人类的经济物就必须对人有效用,不论这种经济物是商品还是非商品,这个总是物质前提,是所有经济物的一般共同点。这种一般共同点不能作为区分商品和非商品的标准,这总是一个逻辑的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4:20:59
哲思 发表于 2013-8-31 14:20
任何自然物要变成人类的经济物就必须对人有效用,不论这种经济物是商品还是非商品,这个总是物质前提,是所 ...
阁下火眼金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4:28:59
哲思 发表于 2013-8-31 14:20
任何自然物要变成人类的经济物就必须对人有效用,不论这种经济物是商品还是非商品,这个总是物质前提,是所 ...
引俺价值论中的一段,应和阁下


1、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批判
“人们所给予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萨伊如是说⑤。由萨伊可推论出,一件事物的是否有交换价值,取决于它是否有效用;交换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效用大小;两件不同的事物在人际间互相交换了,那么,在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量的背后,两事物有相等的效用。上面例子中,说明交换双方同意,五公斤西红柿与两公斤苹果有相等的效用、10公斤土豆与2公斤牛肉有相等的效用。
这个貌似有理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一事物对所有人都没效用的话,那么没有人会在意它,那么兜售这种事物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购买并付账,我们可以说它是没有“价值”的。卖大力丸的人,总要把没用的东西吹嘘成有用的东西,来获得出售的机会。
但是,由上面的推理,并不能推出:一事物对人有用,也就是说有“价值”,从而一定就有交换价值或购买力。还是萨伊,推翻了他自己的说法:“人类所消费的某些东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的空气、水、日光等,是自然所赐予的无代价礼物,不需要人的努力去创造它们。这些东西没有交换价值,因为人们从不感觉它们的缺乏,我们得到供给,别人也一样得到供给。”⑥那么,既然不是所有的有效用的也即有“价值”的事物都有交换价值,或者说,有效用的、有“价值”的事物不一定有交换价值,“人们所给予物品的价值,是由物品的用途而产生的”的说法,便不攻自破了。
总结如下,无效用的事物必无交换价值,有效用的事物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交换价值。效用,只是一事物有交换价值的必要条件。这说明,相互交换的肯定是双方认为有效用的事物,但交换价值的有无并不取决于效用的有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5:08:50
老贝把价值和财富不分家,这才有他的正比论。
价值总量,并不能代表财富总量。一个地方雨水充沛,灌溉庄稼恰到好处,价值量几何?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5:14: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5:14:22

比较优势分工下,1+1>2,于是乎有人脑子就不够用了,真是可怜又可笑,嘴硬就更可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 21:21:04
直接效用、间接效用的区分,使得效用概念贯穿于生产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 17:04:30
有一住户,家离江边一里路(500米)。江水滔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有用不?太有用了。但这住户不去江边取水,江水还是不能为该住户所用。这就是间接效用的意思。住户去提水,就是生产过程,标准的“将间接效用转化为直接效用”的过程。
专业提水郎把水挑到住户门外,住户付钱给卖水郎,获得这一挑江水。敢问:这户人家,支付的是水的效用吗?是不多不少补偿卖水郎的劳动吗?
恐怕都不是吧。
卖水郎的劳动,免除了住户的劳动。卖水郎的专业效率以及住户的他种专业劳动的效率,都得以提高。住户买水的支付,也即卖水郎的收入,合起来就是价格,在卖水郎的单位成本与买水人家的单位成本之间,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至于卖水郎多起来,竞争起作用,那已经是后续的事情了。抑或卖水郎拉帮结伙,组成“江水垄断集团”,那也是后续的事情了。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价值论问题,而是竞争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 18:32:53
贝克汉姆1 发表于 2013-8-31 15:14
1 阁下总算能够搞明白,坚持反向思维的结果必然是: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但价值总量却保持不变。————不 ...
定义!你连定义都没弄明白!

假设:
美帝生产一台电视需要100个工时,中国生产同样的电视需要300个工时。
那么在美帝,电视的价值是100个单位,电视的价值是300个单位。

然后两国普通工人的年收入都是1000单位本国货币(按照日工作量8小时算,假设所有工种每小时的抽象劳动量相同)

会出现什么结果?同样数量的本国货币,在美帝可以买10台电视,在中国只能买3台电视!


你连定义都没弄明白,还来讨论马经?

再举个栗子:
你付出劳动,获取工资,然后用工资购买需要的商品。而这些商品是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可以说买卖其实就是劳动的交换。
原来你买一辆自行车需要用100个小时的工作量去交换。后来技术进步,你只需要50个小时的工作量就能交换来一辆自行车。这期间你的工作无任何变化。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还不就是凝结在自行车中的无差别劳动减少了,也就是说自行车的价值减少了,所以你才能用更少的劳动时间换取一辆自行车。

折射到现实,也就是生产率高的国家,商品的价值低;生产率低的国家,商品的价值高。所以同样的工作量,在美国能享受的生活远比中国要好!

定义啊定义!你弄明白后再来看看你问的问题有多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12:19:24
既然是处女地,怎么会有价值呢?阁下讲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13:24:46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9-3 12:19
既然是处女地,怎么会有价值呢?阁下讲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我讲的价值,不是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
处女地,当有人买卖它时,它就有成交价格,价格决定了它有价值。完全没有人去买卖它,它就没有价值。主贴应当说得很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2 22:01:35
提供有用事物的人,可以对事物费了力,也可以对此毫无辛劳支出,但为什么另一些人还要买?因为对于这些买者而言,以购买的方式获得它,比用其他方式,比如自己搜寻、拾取和其他劳动方式生产,要来得便宜,节约了劳动。
不能想象存在不节约劳动的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7 02:53:29
买不起,效用管甚用?需求从来都是两足动物,意愿和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8 23:25:07
阳光范例,一举击溃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0 21:50:40
效用价值论说,某些自然资源,无需人类生产但有效用,人们交换它,有价格,价格背后的价值是什么?当然不能是”劳动价值“,因而是”效用价值“。此说的逻辑虽然有问题,但举的例子却将劳动价值论击溃。
但是,”阳光“范例,同样击溃效用价值论。
这里的逻辑是什么?价格的存在,主要决定于买者对生产率的考量:是自制还是外购?外购,便决定了要有价格。外购,所购物一定有效用,不用效用价值论者操心;外购,卖者未必为所卖物劳动过。外购的决定,建立在自制的劳动耗费超过了外购的代价(他种劳动量)的基础上,或者说,建立在自制比外购贵的基础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