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BOT艺恩日票房智库数据显示,内地
电影市场2013年第31周(07.29-08.04)周总票房约5.7亿元,观影人次1591万。《环太平洋》5天约2.8亿夺冠;《速度与激情6》约1.6亿夺得第二,累计约3.4亿;《我爱灰太狼2》4天以34237万位列第三;《惊天危机》再入3605万居第四,累计约1.6亿;本周前三甲票房占比达84%。暑期档在冷清行进三分之二进程后,本周影市终于在《环太平洋》和《速度与激情6》的带动下迅速升温,周总票房攀升至约5.7亿元,环比上升29%,观影人次1591万,在连续5周低迷后大盘终于迈过5亿线,逼近6亿产出。 本周TOP5中有3部入市新片,《环太平洋》虽然在海外市场表现遇冷,但内地表现火热,入市5天近2.8亿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目前暑期档周票房冠军新高。真人动画电影《我爱灰太狼2》也在口碑推动下4天收获超4000万,未来走势或逼近亿元;表现抢眼的还有青春系影片《青春派》,在众多明星力荐下以无明星阵容首周3日进账1588万,在众多大片中占得3%的票房份额。
好莱坞系列片的《速度与激情6》首周3日日票房均维持在4000万以上,次周开周滑落至3000万,在《环太平洋》入市后更迅速降至1000万,市场容量虽逐步释放,但新片分流作用仍十分明显,影片生命周期延续性变弱,“快餐式”影片的市场充斥量大大增加。
步入7月后,影市一直低位徘徊,单日最高点仅触摸到9000万,最低值则只有3700万。本周单日在双片推动下,终于在周六(8月3日)重新突破亿元线,达到1.17亿,将影市送回暑期状态。
今年年初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以不到3千万的投资博取了超过5亿的票房成绩和几乎“零差评”的口碑,让电影业界在大大地震惊了一把的同时,也看到了女性题材电影的市场潜力。接棒上映的女性题材电影《分手合约》、《致青春》、《小时代》,同样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今年8月上映的国产影片中,以女性视角叙事的女性题材电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小时代2》、《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夜惊喜》、《宫锁沉香》、《粉红女郎》、《被偷走的那五年》……让人不禁怀疑,中国电影迎来了以女性为主的“她”时代?
事实上,女性题材电影的崛起,并非始于《北京遇上西雅图》。从2009年的《非常完美》到2011年的《失恋33天》,再到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三部女性题材电影的上映时间分别间隔了约一年半。从1亿到3亿,再到5亿,三者呈阶梯式上升的票房恰好反映了这4年间女性观影人群数量的增长。如果说《非常完美》、《失恋33天》在走女性路线的同时还兼顾了男性观众的喜好的话,今年3月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则是一部纯粹为女性观众量身打造的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个“拜金女”在赴美生子的过程中逐渐觉醒、变得独立自强的故事。全片以女性视角叙事,情节的推进以汤唯扮演的“文佳佳”为核心。除了吴秀波饰演的医生“弗兰克”之外,其他角色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包括那个搞笑的操东北口音纽约女警察。“弗兰克”则被塑造了好朋友、好父亲、好情人,总之是广大女性心目中“好男人”的代表。而据院线的统计,女性观众的确是推动《北京遇上西雅图》票房迈进5亿的主力观影人群。
在女性题材电影崛起的道路上,《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成功只是开端,并不是终结。《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赵薇执导的《致青春》接棒上映。这部以上世纪90年代四个大学女生:郑微、阮莞、朱小北、黎维娟的青春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同样大获成功,票房狂收了7亿多;紧接着上映的郭敬明导演处女作《小时代》,同样是以几个“小姐妹”为核心的青春电影。虽然《小时代》的票房不如《致青春》火爆,其话题性却绝对可以排进年度前三,甚至就是第一;就在《小时代》掀起的争论尚未平息之际,《小时代2》又杀进了8月暑期档,而在同档期和它展开争夺的,也是两部女性题材电影——金依萌执导,范冰冰主演的《一夜惊喜》以及高群书执导、Angelababy主演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夜惊喜》讲述了职场女性米雪在喝断片儿之后意外发现自己怀孕,然后开始寻找孩子他爸的故事,各种投射了职场女性的种种不易和对爱情的渴求;《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改编自海岩同名小说,Angelababy扮演的女警吕月月的角色,当年徐静蕾曾在电视剧版中演绎过,并凭借该角色一炮而红。这三部之后,还有于正监制的《宫锁沉香》、改编自同名电视剧的《粉红女郎》以及黄真真执导的《被偷走的那五年》等女性题材电影,将在8月相继登场。
女性题材电影大规模涌现,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这放在十年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传统的电影,都是在用男性的视角看世界,电影创作者也以男性为主。导演、制片、摄影、美术等重要岗位,多数由男性担纲,女性仅在演员一职上有所建树。不唯中国如此,好莱坞也一样。迄今为止,好莱坞的女性导演也凤毛麟角,女性观众也是被片方长期忽视的群体。好莱坞网站分析人士保罗。德加拉贝迪安就曾指出:“从电影发行和市场营销方式等方面看,女性观众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得不到重视,被排斥到一边。”而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女性经济地位和话语权的提高,这种状况才开始发生改变。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尽管遭到忽视,全国范围内一半的电影票都是由女性购买的。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小时代》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的女性观影群体完全可以撑起一部电影的票房。
和其他类型的电影相比,女性题材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绝对的主角。因此,女演员的发挥空间更大,也更容易有所建树。既然女性题材电影“霸占”了8月暑期档,女演员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了8月大银幕的主宰。从范冰冰到杨幂,从Angelababy到周冬雨……“她”们有的是成名已久的大明星,有的是众所周知的偶像派,还有的是演戏不多却名声彰显的潜力新人。记者在采访她们时发现,当出演一部由自己“主宰”的女性题材电影这样的机会来临,她们都希望能够挑战自我、有所改变。
浅谈我国电影市场概况: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