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3-9-3 15:44:48
Karthus 发表于 2013-9-1 14:25
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型企业,产品的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是必需的,那样他们才能做到降低公司运营上的风险 ...
个人觉得多元化需要仔细考量,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有很多企业就是在刚刚经营有成的时候,看到某些行业赚钱(比如某些时期的房地产)然后就大量投入,并不仔细考察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尤其是国家相关的政策导向,很可能在当时热门的行业会因为国家政策而趋冷,结果企业正常的主营业务也可能会被多元化拖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16:50:48
浙江民营的发达和浙江人民的重商观念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做的也是非常低端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内地其他省份的人对于一些纽扣啊这些小部件根本不屑一顾。所以,他们才能靠这些小而精迅速占领市场。现在,随着国内国外竞争的加剧,想要像十几二十年前一样的做法不太现实了。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迁,与时俱进。做大做强才能屹立不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17:29:25
苏宁太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17:50:23
reduce_fat 发表于 2013-8-31 12:57
联想应该舍弃笔记本制造,转攻平板电脑设计,成本可能不会比笔记本低,但是市场需求大,也是未来电脑发展的 ...
平板电脑的确市场需求大,但是多年来用笔记本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很多人觉得平板在处理文件或者工作时不如笔记本受用,笔记本不应该这么快就推出历史舞台的,当然,联想也要不断地加强笔记本的技术创新,优化使用功能和外观设计,在融入更多创新技术的同时,探索一个笔记本到平板的过度模式,应该也是目前发展的思路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 20:56:06
民企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忧。一是快速增长的劳动力价格,一是空间越来越小的融资环境,还有顶层设计等方面面带来的不明朗,使得民企投资-生产的动力越来越低。改变民企的现状的窗口期是在11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外界对此次三中全会的预期较高,看该会能否出台措施推进改革,能否出台措施振兴民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07:17:08
在一个骗子泛滥的国度,第一就是越大越混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09:23:10
说起名营企业,首先想到的是罪与罚,白与黑,暴富与撕裂!在中国ZF对经济强有力的干预下,虽然柳董事长有在商言商的论断。但在强势ZF的面前,哪个又能做到。所以非常理解王石的兔死狐悲的心境。吴英,曾成杰,李途纯等创业者的处境黯然神伤,反思名营企业的发展。与ZF究竟是谈恋爱还是结婚?黄怒波的论断是否正确,大连万达是否究竟在万达,路究竟在何方,边缘力量能否不再边缘,将详细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13:15:08
民企现在面临着几大瓶颈或者说是困境:一是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创业板上市融资准入门槛限制;二是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民企由于信用资本较低,融资成本较高,在另一层面也加剧了民间高利贷的成长与泛滥之势;三、民企由于资本力量较弱,创新不足,缺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压力重重;四、中国的人口红利的渐逝,导致劳工成本加剧,民企成本加大,进而导致利润空间降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以质取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14:22:15
谈谈个人的观点,欢迎朋友们指点。

企业转型是一个好目标,哪一个企业不想成为行业的上层企业,成为行业的高端技术企业,行业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企业,可是转型一定是中国民企最适合的目标吗,我认为值得商榷。
谈转型首先要分析2个问题,
1,为什么要转型;
2,转型的条件;


1,为什么要转型,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问一下,可不可以不转型。
如果企业的发展模式运行正常,企业生存环境没有什么变化,那么为什么要转型呢。
现在谈民企转型,大多数理由就是成本上升,其中,原料成本上升,全世界都一样,转不转型,并不影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这不是转型的理由。
还有的是中国国内的成本上升,如税负,土地,人工,资金,汇率等成本上升,这将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了,
如果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如苏宁,娃哈哈这样的,那么各企业面临的问题都一样,成本上升,涨价不就可以了吗,转型,不等于削弱或者放弃现在的盈利主业,而进入一个不了解,不熟悉,前途未卜的领域,不光不能强健壮大企业,反而可能使企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问题在于另一个方面,员工收入的增加,本来是可以接受一些产品的涨价,现在由于社会的刚需成本的上升,如房地产、医疗,教育等价格的上涨,员工收入的增长,都被吃掉了,对一些非必需品的价格接受度不升反降,这就形成了产品涨价将面对市场缩小,利润率不变,但利润总额降低的困境。
另外一些企业本来就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国内成本的增加,要么利润率下降,要么市场份额缩水,企业的发展当然受到影响。
可是,出路只有转型一条路吗,不是的,前者可以将市场扩大到国外去,后者可以将工厂转移到国外去,一句话,就是企业国际化,特别是向新兴发展国家扩大和转移,也是一条出路。这是世界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如日韩企业向中国转移一样,中国也可以将自己的企业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转型与国际化都是向不熟悉的领域发展,都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前途,如何决定取决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企业自身的条件,这就是第二个问题。

2,转型的条件,
民营企业是走出去更容易,还是转型更有发展呢。简单的比较一下:
转型,有内外两部分条件,
外部条件是公平的市场环境,严格的知识产权的法律基础,宽松的学术氛围。
内部条件是人才积累和使用机制。

国际化,也有内外两部分条件,
外部条件是当地员工素质,风俗习惯,政治的稳定性,
内部条件是企业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个人认为,转型的外部条件是核心,却是最不可控的,而国际化内部条件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可以改变的,而外部条件不可控,却是可以预先了解的,可以选择,可以做出预先应对方案的,可控性更大。

企业转型是一个伪命题,企业要的是发展,如果国际化可以发展,为什么一定要转型呢,在中国这种体制环境中,民企受到国企的垄断压迫,行政的权力限制,民企之间的恶性竞争,消费者生存环境的恶化,在国内转型那是暗礁重重,远不如国际化的海润天空。

从国际上看,从历史上看,从低级制造业转型为高精尖的研发制造企业,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是出现在行政权力集中,国家垄断企业唱主角的国家或地区,这是应该引起民企重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19:57:23
苏宁原来如此牛逼,民企第一。不过是集团企业,不知道除了我们熟知的苏宁电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板块,或者说其他的板块对整个集团的贡献有多大,集团业务多元化是趋势,但是多元化过程中的风险也应该把握好,否则的话,就成为不务正业了。很期待苏宁云商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京东的大战,进而验证当今时代“老二非死不可”理论的正确与否,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20:30:40
个人认为民企的转型重点应该在科技的创新上,从融资方面看,有了领先的科研成果是不愁融不到资的,国外大型的公司在科研方面的投入都是相当惊人的;还是成本方面看,尽管劳动力数量在下降,劳动力成本增加,但是我们新增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提高非常快,更高的劳动力素质应该带来更高的效益产出。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4 23:13:39
企业转型是个长期计划,短期内需要考虑的还是如何能在最小的成本下达到最高收益。在大部分要素资源都涨价的情况下所有民企面对的都是相同的情况,大部分民企都是制造业,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虽然企业营收额增长可观,但大都是些粗放式的增长,而且渐渐出现产能过剩的势头,而手头有大量闲置资金的也大部分投入了楼市以求增值。即便是投入研发也是风险很大,有能力搞研发的民企只是少数,况且民企间竞争激烈,打价格战的话只会让利润更加微薄,在民企融资困难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用的都是企业利润,况且民企间竞争激烈,打价格战的话只会让利润更加微薄如此巨大的沉没成本未必能换来相应的好处,所以谈民企转型,国家不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那就是空谈。最近华为的涨薪就是一项很不错的手段,得到各校毕业生的青睐,既能留住员工,又能吸收新鲜血液,技术上的研发得以保证。不过这么高的运营成本,不是一般民企可以承受的,中国能有几个华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00:05:39
赞同 深深理解目前民营企业目前的处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01:34:03
民企转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创新是关键,国家制度的是保障。面对当今激烈的竞争,加上全球化,民企转型是必须的。目前,民营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创新和环境制度的支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08:34:07
伟大的科斯先生逝世,但科斯关于中国改革和民营企业的论断仍发人深省,值得思考:饥荒中的农民发明了承包制;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经济特区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开启劳动力市场。与国有企业相比,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边缘力量”。但时至今日,这些边缘力量能否更加强大,能否进行有效转型仍值得思考。我认为,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但在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比如服装业巨头雅戈尔,股市高涨去炒股,房价高涨去炒房,这种投机型行为短期内可以获利,但长期,值得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5 11:22:45
民企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长远的人才储备机制。核心技术是可遇而不可求,好多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改变目前的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偶然产品,如酒的发明。当然,发展创造中国家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从亲身调查的几个企业来看,好几个都是国家数一数二科研机构的实验产品,即科研转成产品的过程。第二就是人才储备机制了,人永远是核心竞争力,所以民企如果能建立长远的用人机制和长效的激励办法,做好人才长远计划,国内可参照的像百度等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1:59:50
民企转型,其实这是一个十年的独特印记!苏宁的连锁经营与电商管理整合,联想集团在智能手机业务的突破和追随IBM数据服务的步伐,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运营改进与环境适应性变革(动力技术和材料革命-后者非常初级),食品加工业的供应链打造问题等等,回想中国民企的变革,我特别想起了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和最前沿的管理学说——知识管理、系统思考、蓝海战略和维基经济学,更想在这里论述一下,作为市场经济的新型代表,中国的资本经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何更为有效的拉近距离,更为切实的服务共产主义目标-致力为个人全面、自由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务实保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4 20:14:12
我个人觉得,联想还是主攻笔记本电脑。目前联想笔记本电脑在国外并不怎么受欢迎,联想应该学习国外笔记本电脑的长处和优点,并打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联想的资金并不如国外的公司那样充足,技术也赶不上人家,因此联想还是不要全面撒网,而是要专攻笔记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9 07:28:23
reduce_fat 发表于 2013-8-31 12:57
联想应该舍弃笔记本制造,转攻平板电脑设计,成本可能不会比笔记本低,但是市场需求大,也是未来电脑发展的 ...
平板电脑没什么好的,一块板,拿着不方便,放入口袋又太大,功能没笔记本电脑齐全。它注定将是个没落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9 07:30:34
中国的民间企业本来就是从市场中来的,因此用不着为生存发展担心。要做的仍然是放开垄断国企的垄断,降低行政成本少收税,让这些企业的经营成本不至于太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2 13:28:18
看了上面许多人说的话,确实都有其道理,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所以要想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增大利润空间,就需要一个详细的决策计划,包括生产设备,人才,技术,以及市场同业竞争力,市场需求量等等,根据种种的信息制定一个周密的,能够在企业转型升级前保持稳定较高收益的计划。这样就可以减小一些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盈利方面的影响程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