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8-31 17:34:43
这是态度吧,这个口子一开后果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7:38:16
总是有些倒霉人被杀鸡儆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8:45:04
领导抄袭 学霸抄袭就没有事情  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青年抄袭就立刻处罚     要是 领导估计得托很长时间    还不一定有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8:48:21
学校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8:56:12
其实,抄袭这个问题在国外很严重。这不仅仅是学术方面的问题,更加关乎一个人的信用问题。处罚是应该的。只是楼主的观点,觉得存在处罚不公平的情况,这确实让人很恼火。但是这个能怪谁?制度?还是什么?有时候,气的火大,但无能为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9:00:15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9:10:16
k kk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9:39:37
楼主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博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19:57:43
拉米咯 发表于 2013-8-31 15:00
在东南大学呆了几十年,一直有一种感觉,觉得东南大学不像是一所大学,倒像是一座工厂。老师是这座工厂中的 ...
不光东南大学,很多中国的高校都一样,不然当年重庆的高校也不会出现老师罢课!还是高校行政化严重惹的祸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23:31
爱心是好的,但不能泛滥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28:06
学术环境是需要净化一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29:52
抄袭也不只是个人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32:17
自己违规就要接受处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37:55
的确经常存在赏罚不明的情况,不仅在学术,也在其他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49:23
呵呵,本科可是著名考研名校毕业的阿。唉,孔老夫子若再世,必定也觉得斯文扫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53:07
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0:59:46
  偶尔不守信或失约关系不大,在小事上没有尽到责任也无关大局.
  爱因斯坦在柏林大学当教授时,穿着普通,朋友说他不休边幅,他说难道你认为布袋子比布袋里的肉还好吗?  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她还不知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大人有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05:07
使我不由想起一个圣经故事 -- 犹太村民们抓到一位“婚外情”的妇
人,把她带到耶稣面前;问耶稣如何处置此妇人,企图借题为难耶稣(据犹太律法,
众人应该用乱石把妇人砸死;而耶稣教诲却以宽恕为本)。耶稣心平气和的对他们说:
“你们中谁是清白的,可以掷第一块石头。”慢慢的,从老到小,村民一个个离开,
广场只剩耶稣与妇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19:34
东南大学抄袭不断啊,也难怪,校长都带头抄袭,学生难不抄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32:11
道理上应该处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41:17
时下官场,发言材料、文件或讲话稿雷同现象并不是个别。原因诸多,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文山会海”泛滥成灾,工作人员疲于应付而不得不“抄”;二是领导干部本身或有关工作人员素质低、能力弱,离不开“抄”,否则无法开展工作;三是,“抄袭”成风,成为人人默认的“潜规则”。
  表面看,官场“文抄公”盛行无关大局,实质不然,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抄”来的领导讲话稿必然与实际工作脱节。开会需要领导讲话,抄来的讲话稿子要么离题万里,要么“驴唇不对马嘴”,最终空话、套话连篇,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浪费会议资源、耗费大量公用时间。因为领导讲话,与本地工作不符,实际上也不可能相符。固然讲究“他山之石”,但直接搬来人家的“石头”,无论如何也攻不了“玉”。
  其次,变相助长坏文风,影响整体工作作风。抄来抄去,丢掉的是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养成的却是懒惰的思维习惯。领导干部因为有东西可“抄”,就不容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可能发现不了亟待解决的群众疾苦,最终会疏远干群关系。这种抄来抄去之风,一旦在某些地方机关成为习惯,会令“八股式”文风泛滥,官场“哄骗”之风和“假大空”式的官话套话盛行,进而严重影响求真务实之风。
  而且,最严重的是,会造成工作不落实。会议的最关键和紧要之处是落实,如果不落实,就不如不开会。抄袭来的稿子,领导自己还没弄明白,更遑论指导别人落实。事实上,“抄”来的稿子,即使想落实恐怕也落实不了。如此一来,机关内部“空转”,必然是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会议,层层“抄袭”、层层照转。最终,上级政策或指示被虚置。
  大力整治党政机关“抄袭”之风,势在必行!“文山会海”亟待纠治,秘书“拐棍”现象需要摒弃,但要从根本上转变机关公文“抄袭”之风,还要“两手抓”。一手抓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让哪些抄袭别人讲话稿的领导干部有知耻之心;一手加大惩戒力度,有必要像浙大处理贺海波论文造假那样,有敢于将“文抄公”们清理出队伍的决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47:46
早就应该严惩了,现在高校论文抄袭率太高了,很多高校的本科毕业论文9成9以上是抄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1:56:12
顾冠群事件是指时任东南大学校长的顾冠群院士的博士李仕峰发表的一篇书名二者名字的论文被指剽窃,后来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被揭露的学术剽窃的事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2:10:50
抄袭剽窃就是不道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2:17:06
不要以为抄袭是什么好事,这就像偷东西、做坏事一样,都是不好的行为,它们关系到人的品质问题,抄袭作文,说白了就是偷人家的作文,当成自己的用。偷惯了,就养成了一种依赖偷的习惯,养成了坏的品性。就像有一个孩子偷鸡蛋的故事一样,已开始偷鸡蛋、偷鸡,不加以管制,以后改偷牛等更大的东西,错犯得越来越严重;写作也是一样,小时候抄作文,长大了抄论文,进入社会了以后,偷别人的设计、方案以及更大的东西,还会被处罚,说不定还要判刑呢!从小养成的习惯可见危害有多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2:28:29
难说,世上的事难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2:38:56
     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的不少学者相继卷入学术腐败、抄袭造假事件,使学界形象严重受损,而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远不止这些。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道德问题表现”依次为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玩弄权术,学霸现象,充当学术“包工头”,个人品行低劣(如无端诽谤他人,甚至搞人身攻击等),不正当的“师生恋”。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导致的。在考核指标驱动下,很多文章和奖项都是匆匆忙忙发表和评定出来的,真正有创造性、能开辟一个时代的成果很少。学术研究和评职称、评奖项挂钩,这些奖励又与优厚待遇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的功利性因素使得学者拼命追求这些东西,与学术精神背道而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2:44:32
道德教育固然有用,但改革制度更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3:04:26
谁举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8-31 23:27:17
真要是叫起真来,中国的事情可是太多了,学界尤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