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3-9-6 10:43:56
思想比技术重要,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44:27
如果强调思想,年轻人永远没有希望发文章,因为老人比年轻人更有思想,年轻人的思想永远被贬低为白痴.只有检验,年轻人和老人才有机会平等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44:50
凤凰翔天 发表于 2013-9-6 09:15
笑话,不进行学术考核制度的改革,能有思想才怪!国外大牛们,五年十年写一篇论文,在中国别说评教授了,能 ...
“国外大牛们,五年十年写一篇论文”这个结论你从哪知道的?还是你接触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45:43
凤凰翔天 发表于 2013-9-6 09:15
笑话,不进行学术考核制度的改革,能有思想才怪!国外大牛们,五年十年写一篇论文,在中国别说评教授了,能 ...
“国外大牛们,五年十年写一篇论文”这个结论你从哪知道的?还是你接触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46:17
钱学森之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53:35
思想不好判断好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57:12
鹊桥仙子 发表于 2013-9-6 09:02
强调思想,轻视技术,这是经济学研究的倒退。“思想”初提出来感觉很有思想,一旦被大家广泛接受,就成为常 ...
“没思想,不懂技术”都敢下这样的结论?呵呵!我不妨作为你的追随者也聊上两句。我个人倒是挺同意“思想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观点,如果非要在两者之间分出个胜负,那我还是偏好于思想,因为还有“经验”这个土办法。科斯的思想的确没有长篇累牍的阐述和论证,但是我想思想并非只是一句话、一个观点,思想总是能够让人们注意到他,或早或晚,总是让人们迷恋并驻足使之得以发展或者批判,但绝不是“明白了”这三个字就可以概括的,经济学中卓越的思想通常都是来自于现实的观察所以你能读懂它并不奇怪,这与广义相对论似乎不太相同。搞学术发论文玩方法这没什么,没什么是因为都可以彼此相互理解,但玩技术都非常出众的人即使他们的学术成就已经让我辈望尘莫及,他们更清楚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什么才是重要的(此处是交流后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0:57:50
还重思想轻技术,吉大经济学院这么多年的沉沦不就是因为技术不过关造成的吗?殊不知搞好技术才能有思想上的进步。瞎想先要有证明才能成为理论,之后找到证据才能成为真实存在。没有证明和证据,瞎想永远是瞎想。现在是中国搞计量的研究领域相当于欧美的搞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国搞经济学的相当于欧美搞社会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1:22:28
的确有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1:42:42
本人认为此帖观点表述飘忽不清,不知所谓。其对经济学研究现象的结论涉及三个定义:思想,技术,偏重尺度。还有就是基于什么前提做这些定义?通通没有清晰交代,谈何“轻思想重技术”?

倒是从最后一段部分文字,我“猜想”作者想批评的是很多国内经济论文似乎未能体现出使用有效技术手段揭示现实经济问题本质,从而进一步影响运用有效技术手段论证应用适当经济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根本就是相关的作者思想肤浅(真正掌握经济理论),技术粗糙,现实脱节!哪谈得上“轻思想重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2:02:46
思想还是瞎想,不好分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2:13:59
确实,理论文章没有多少出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2:14:13
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2:26:16
(1)屁股决定脑袋。批评“轻思想重技术”的基本上都是在目前大潮流下利益受损、被边缘化的一帮老家伙或者考研考不上热门数量专业的马经类博士生。一个极端例子就是若干年前疯狂反扑的刘老先生。

(2)经济学本来就没有什么高深的思想。当年萨缪尔森的MIT数学家同事问他,经济学里有什么思想在外人看来不是obvious的,萨缪尔森想了半天才说出comparative advantage勉强可以算一个。

(3)虽然在经济学论文里玩数学技巧被很多人(特别是数学基础差看不懂的人)所嫉恨,总体来说,数学好的人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与其让数学差只有“思想”的人来分析处理问题,不如让数学训练好但没“思想”的人来做,至少后者可以把事情说得很清楚,没有模凌两可的胡扯和忽悠。

(4)中国文化历来鄙视“奇技淫巧”,推崇“思想”。结果呢, 中国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几乎为零。汽车、电视、手机、iPad哪样是咱们的贡献?哦,当然咱们那帮很有思想的御用者发明的“宇宙真理”除外。

(5) 我不知道上面的(1)-(4)条算不算“有思想”。即使算,也都是obvious的东东,比勾股定理的深刻和有用差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2:57:22
讲的非常好,深有体会,简单的经济学常识用复杂的模型论证成为很多高层次杂志的追求,应该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追求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3:12:33
技术与思想的辩证统一早就是共识。我们需要重视思想,实用技术,但不可否认一点,就是学术研究领域的相关信息需要共享公开,否则学术大牛们总是能拿到数据,看问题的深度当然与我等屌丝不同。这也是当前很多经济研究偏向博弈论方法的一个解释之一。
学术需要思想,但前提是信息对称的表象。否则我等屌丝只能聚焦微观,得出简单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3:51:09
渴望尽头 发表于 2013-9-6 10:57
“没思想,不懂技术”都敢下这样的结论?呵呵!我不妨作为你的追随者也聊上两句。我个人倒是挺同意“思想 ...
你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也认为思想和技术是统一的,技术中也蕴含着思想,思想需要技术来检验。我之前的帖子主要是发一点小牢骚,因为个人感觉,所谓的重思想轻视技术,其实是割裂了技术和思想,以前经济学文章很多都是文字性的,但我个人感觉,好多文章甚至权威期刊上的和真正的思想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强调要重思想轻技术,容易被人误解为有个想法就可以写一篇文章。有这么一类文章,它习惯于直接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它往往站在国家政策的立场上,它缺少推理,长于感性认识,这一类文章我个人感觉尽管看起来挺有道理的,其实并不是真的有思想。我自己没什么好的想法,计量和数学也都不怎么样,所以说没思想,也不懂技术,但我懂技术和思想的辩证关系,当我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我能判断出它有没有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3:55:21
技术和思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4:00:41
hdflhj 发表于 2013-9-6 12:26
(1)屁股决定脑袋。批评“轻思想重技术”的基本上都是在目前大潮流下利益受损、被边缘化的一帮老家伙或者考研 ...
当一个问题没想清楚的时候,感觉起来很像“思想”。一旦想明白了,就发现所谓的思想不过就是一个想法。我认为一个好的想法(idea)比思想更重要。真正的思想对于学科的发展是重要的,但有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能力,绝大多数人能有好的想法就不错了。公开强调要重视思想,我感觉是把思想理解歪了,滥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4:23:28
这才是大势所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4:32:39
爱因斯坦当年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后,发现自己的数学基础太弱,硬是做不下去,只好再回头跟人去学了几年微分几何,应用上去后才弄出他的理论来。

我承认物理、数学(比如Simon Donaldson关于四维流形的洞见)、化学(比如元素周期律)、生物(比如进化论)等学科里都有常人用common sense无法理解的深刻思想,但不承认经济学里有同等深刻、不是common sense的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4:41:35
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4:48:32
应该各自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研究范围吧。我们很珍重思想,但更希望崇尚技术流,至少就目前来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28:43
思想还是胡思乱想,需要扎实的技术来验证,但是,技术不能玩虚的,太前沿的太新颖的,往往也是最不稳健的,还是得多依靠稳健的成熟的技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37:47
道理是这个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41:03
凤凰翔天 发表于 2013-9-6 09:15
笑话,不进行学术考核制度的改革,能有思想才怪!国外大牛们,五年十年写一篇论文,在中国别说评教授了,能 ...
其他学科我不知道,只说经济学,在美国,一个经济学家五年十年一篇论文一般来说是无法生存的,六年就是考核期,不升即走,大多数人玩不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54:54
技术是思想的工具,思想和技术是共生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掌握一定的技术,其思想的深度怎么来保证,拿什么来开创新的好的思想,或者连别人的好思想都不一定能了解的深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5:58:03
这种讨论根本没有意义,不管黑猫白猫,理论还是技术,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解释或揭示社会现象的,都应该允许。我们走的慢,就是因为,总得停下来讨论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和先迈谁的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6:01:02
raku8731 发表于 2013-9-6 08:18
思想很重要,但这些人所谓的“思想“不过是拍脑袋,秀智商下限而已。
最近读了总理在1991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觉得写得很不错,条分缕析,文笔流畅,而且确实有自己的观点。宋铮的《growing like china》也是这样的文章。两篇文章都不以技术见长,但都获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由此可见,总归有识货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6 16:08:21
是这么说啊,思想创新才是真的创新,太过繁杂的数学处理,根本不利于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