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5-3-25 21:33:00

大家好,我有个问题啊,请大家看看:价值价格原理与供求价格原理得区别是怎样得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3 16:16:00

16页罗尔恒等式的推导是怎么做的,不明白,求解

谢过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4 00:16:00

准确说是第3,4个性质怎么证明!!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5 21:21:00

[下载]传个答案上来先

11485.rar
大小:(1.11 M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19:21:00

问:p88 第十题大家怎么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6 19:36:00
你把2.4式的pi除到分母上,很容易得到性质三的证明,性质四的证明同理可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28 17:00:00
该例题中作者得出的答案是X*=1.5,Y*=7.5,作者据此说他们应各自消费7.5单位的小吃,共同收看1.5单位的电视。
让我们来算算看。由于Px=10,Py=2,所以X·Px+Y·Py=30(#),这说明一个人就可以提供1.5单位的电视(公共品)!那么两个人就可以提供3个单位。则两个人应该共同消费3单位的电视才对。那么仅仅是作者的表述错了吗?再仔细看一下解答就知道,作者恰好用了(#)式所示的预算约束来解答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承担了X的支出,而是两个人共同承担,所以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
正确的解答应该是:每个人承担X/2的公共品(电视),有预算约束Px·X/2+Py·Y=30,而已经有萨缪尔森规则得出Y=5X,所以易得X=2,Y=10,读者不难验算此时两个人的效用是最大化的。
以上是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6-30 21:17:00

十八讲答案(9-17讲)

下了论坛上的答案,发现后几讲的不是很全,这个版本要好些
18177.rar
大小:(459.02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十八讲答案(9-17讲).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6 00:02:00
以下是引用lk1983在2004-10-27 7:28:04的发言: 关于十八讲51页第9题和11题

若x1、x2是希克斯需求函数,则结论正确;若是马歇尔需求函数,则结论错误。 而宏波的答案中认为该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是否值得商榷? 另外,十八讲中好像混淆了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替代效应的区别,认为是相同的。实际上,十八讲中的替代效应是指希克斯替代效应。按照《现代观点》中范里安的观点,斯勒茨基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消费点转动,而希克斯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物差异曲线转动。所以形成的替代效应是不同的。

郭在后面发布的答案中已经改正这个错误了。事实确实如上所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17 23:30:00
英国、法国、日尔曼国家、意大利半岛诸国以及美国。当时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名称有五个: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但不包括地理学、心理学和法学。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最终将残存于它们内部的早期普遍化传统彻底边缘化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构成了一个以国家为中轴的三一体,从而巩固了他们作为核心社会科学的地位。截止到1945年,组成社会科学的全部学科基本上都已在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大学里制度化了。社会科学一方面与研究非人类系统的自然科学,另一方面也与研究人类“文明”的社会文化、思想和精神产品的人文科学有利明确的区分。社会科学的制度性结构第一次充分地建立起来,并得到了明确的界定。[3]
第二个问题是,1945年以来世界上的一系列新发展是如何使这种学术上的劳动分工受到质疑的?因而又是如何将前一时期已经进入讨论日程的组织结构的问题重新开放出来的?在此,作者指出,1945年以后出现的三个新的发展动向深刻地影响了前100年所形成的社会科学结构:即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宽;专业社会科学家人数的成倍增长。作者指出,这些变化对下列三个问题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是在各门社会科学之间进行区分是否有效的问题。作者指出,实际上,由于以上变化,在各门社会科学之间进行区分越来越困难,每一门学科也变得越来越不纯粹,并因而导致了对这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学术前提的合法性的内在质疑。其次是社会科学遗产在多大程度上是偏狭的这个问题。世界权力分配格局的变化使社会科学在文化上的偏狭变得突出出来。即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必然导致知识传播上的殖民化。也就是说,随着权力格局的变化,关于真理的定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里,作者指出,将这个问题进一步深化,就是关于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关系问题。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各种张力,作者主张,应当促进一种多元化的普遍主义,以便缓解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的张力,同时也才有可能把握我们过去和现在一直生活于其间的丰富的社会现实。[4]最后是关于区分“两种文化”是否具有现实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在此,作者指出,本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这样一种显著的发展动向,即对“两种文化”的区分的现实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并且,现在,我们似乎正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迈进,即日益地把多个知识领域看成是互不矛盾的。而且,很清楚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0 09:39:00
以下是引用lk1983在2004-10-27 7:28:04的发言: 关于十八讲51页第9题和11题

若x1、x2是希克斯需求函数,则结论正确;若是马歇尔需求函数,则结论错误。 而宏波的答案中认为该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是否值得商榷? 另外,十八讲中好像混淆了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替代效应的区别,认为是相同的。实际上,十八讲中的替代效应是指希克斯替代效应。按照《现代观点》中范里安的观点,斯勒茨基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消费点转动,而希克斯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物差异曲线转动。所以形成的替代效应是不同的。

平新乔在p34页明确的分辨了斯拉茨基补偿和希克斯补偿,对应着相应的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替代效应。其实更常用的,一般书上都作为重点讲的是希克斯补偿及替代效应,这种补偿叫斯拉茨基补偿更为合理,只是不如斯拉茨基补偿那样方便计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0 09:45:00
以下是引用lk1983在2004-10-27 7:28:24的发言: 十八讲52页第16题

易知x1=5,x2=10是价格变动前后两条预算线的交点。根据显示偏好原理,消费者应该选择该点右边的位于新预算线上的点。则消费者的效用提高了,亦即生活水平提高了。是这样的吗?若是,说明宏波的答案又错了。偶发现宏波的答案有一些笔误,也有判断错误。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同意,我亦认为不管价格怎样变动,消费者的预算线都能与一条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只是无法给出数学证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9-27 21:08:00

请教:第九讲的第一题,答案中的

总成本函数c(q)=3+3q,q<=1;4+2q-6,q>1.是怎么得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2 22:08:00

我是从头往后作题的,但是现在问题出在P13页8.1,实在看不懂题目的确切含义。所以希望有知情者的话,请最好先将题目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数学符号表达。

疑惑如下:“<”、“~”均包含于“<~”,而"<~"是完备的,为什么“<”、“~”不具备完备性。

[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1 11:05: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6 13:45:00
[讨论]偏好为凹的替代效应为负?

《现代观点》的答案是为负

《十八讲》的答案是不同相对价格水平,替代效应为0或负无穷大(第三章第二题)

我理解了替代效应为0的情况,负无穷大怎么理解?望指点!

《现代观点》的答案是错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7 15:26:00
第十三讲的第三题:所有者的期望效用为e-a-be,为什么代理人创造的总产值是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0 11:27:00

我理解了替代效应为0的情况,负无穷大怎么理解?望指点!

为凹的曲线在X轴延伸处的一阶导数趋近于零

移至分母

所以为无穷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19 13:41:00
关于18讲p355公共品例题例2的问题

该例题中作者得出的答案是X*=1.5,Y*=7.5,作者据此说他们应各自消费7.5单位的小吃,共同收看1.5单位的电视。
让我们来算算看。由于Px=10,Py=2,所以X·Px+Y·Py=30(#),这说明一个人就可以提供1.5单位的电视(公共品)!那么两个人就可以提供3个单位。则两个人应该共同消费3单位的电视才对。那么仅仅是作者的表述错了吗?再仔细看一下解答就知道,作者恰好用了(#)式所示的预算约束来解答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人承担了X的支出,而是两个人共同承担,所以作者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
正确的解答应该是:每个人承担X/2的公共品(电视),有预算约束Px·X/2+Py·Y=30,而已经有萨缪尔森规则得出Y=5X,所以易得X=2,Y=10,读者不难验算此时两个人的效用是最大化的。
以上是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8 22:32:00

第3讲第11题(2)

答案的解法是由maxu(x)的拉世方程可以解出x1=am/(a+b)p1,再由minpx解出x1=ap2x2/bp1.....就知道e12=b/a+b不等于0;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求minpx,直接由第一步得出的方程就能知道"(x1/p2)'=0e12=0

这两种做法哪个对?

请指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29 21:48:00

我刚看了一般18讲,想问一下各位大侠你们都是用多长时间看完的啊?物品怎么觉得自己看的好慢啊?!你们一天看多长时间?

还有个简单的问题就是第八讲p164,,17题(2)为什么偶尔为之的消费者剩余加了2遍?是因为热中型的选手的剩余肯定大于他们所以按他们的算了?

请指教!谢谢happysoph_sisi@163.com

以前都不知道学好经济学需要看这么多书!哎....累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7 18:59:00
大家讨论的题目是不是可以先贴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12:3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9 12:55:00
十一讲的第2题的第2问

我想先宣布不会有任何优势。首先,我假设两个厂商为ab,在a 给b付钱从而得到优先宣布权以前两方是同时决策的,虽然先宣布会赢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双方都知道如果都抢着先宣布,也就是都把对方当成自己的追随者,那么结果将是利润都为0。所以通过策略模型,有两个纯策略的nash均衡分别是:a宣布、b追随和b宣布、a追随,面对这种情况,AB会采取混合策略的方式,计算后可得到a,b的预期收益都约等于92,同时可知道a先宣布b追随时a,b的利润分别是112。5和56。25,因此要想通过采用支付给b一定费用的方式得到优先宣布权,a就要支付给b最少(92-56。25)=35。75的费用,但是支付以后,a的净收益是76。25,反而更差了,因此结论是,双方都会选择在古诺模式下进行生产各自得到的利润是1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0 13:02:00

CCER上的那个哥们做的对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2 23:20:00
49587.rar
大小:(187.44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第九讲.doc
  • 第八讲 6-18.doc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2 23:20: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7 08:08:00
我是新手,没钱,看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5 19:17:00
怎么下在不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9 11:18:00
sm  a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5 20:51:00

这本书里的确有一些漏洞,不过对于学习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有人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的素材,等我都看完后,把有问题的地方写出来大家商榷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4 14:42:00

wh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