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47517 293
2004-10-27

我发布的18讲答案只是郭宏波一个人做的,里面也有不少问题,为了大家能够真正在做题中取得效果,此帖子专门用于讨论其中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大家以跟帖的形式讨论问题就可以了。

[此贴子已经被一刹春于2004-11-11 10:04: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27 07:27:00
我在阅读平老师的18讲131页的内容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上面的有关利润函数的定理是这样说的:如果生产函数在定义域上是连续的,严格递增且严格拟凹,f(0)=0,那么,对于产品价格p>=0,投入品价格r>=0,利润函数∏(p,r)是连续的,。。。。 我认为对于规模报酬递增或不变的函数来说,其生产函数也可以是严格拟凹的,但是同在131页中所说道,利润函数∏(p,r)只有当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的时候才存在,因此我觉的定理是不是有点问题,我想把严格拟凹的条件改成严格凹性的条件是不是会更好一些?这只是我的愚见,还是希望能够听听大家的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7 07:28:00
关于十八讲51页第9题和11题

若x1、x2是希克斯需求函数,则结论正确;若是马歇尔需求函数,则结论错误。 而宏波的答案中认为该题的结论是正确的。是否值得商榷? 另外,十八讲中好像混淆了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替代效应的区别,认为是相同的。实际上,十八讲中的替代效应是指希克斯替代效应。按照《现代观点》中范里安的观点,斯勒茨基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消费点转动,而希克斯的观点是预算线绕原物差异曲线转动。所以形成的替代效应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7 07:28:00
十八讲52页第16题

易知x1=5,x2=10是价格变动前后两条预算线的交点。根据显示偏好原理,消费者应该选择该点右边的位于新预算线上的点。则消费者的效用提高了,亦即生活水平提高了。是这样的吗?若是,说明宏波的答案又错了。偶发现宏波的答案有一些笔误,也有判断错误。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7 07:28:00
第8讲第4题的第3问

我认为不应该再按照q=6来计算了,因为这时候由于政府的管制,厂商有了超额利润,何况用Q=6计算出的LMC不等于P。 我是这样做的,利用LMC=P,先推倒出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然后得出60个厂商的总供给曲线,再与需求曲线联立求均衡价格。你看这样对吗?另外你是怎么做的?谢谢

回帖:我想利润为零的主要原因还是有厂商不断地进入,从而提高了供给的水平,导致了价格的下降。既然只有60家企业,并且每个企业的目标都是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只要所有的企业的p=lmc,就没有任何再增加产量的动力了,因为前面第一问中可以得到如果p=minlac时的企业的数量是324,那么如果只有60家企业的话,都按照p=lmc生产还是会有超额利润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面还要求进入价格的原因吧,个人观点是(进入价格-超额利润=0),因为正是由于只存在60家的时候市场上存在超额利润,所以才会有进入价格的啊,那么进入价格的最高数就应该是超额利润了。我算的价格是约等于237,总产量是1268。2,这时候有超额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27 07:29:00
18讲中第8讲课后13题的第6问

规模报酬递减说明产量减少的比例将小于规模(生产要素)减少的比例。根据上面的理解,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将原厂的规模减半,产量减少将小于一半。也就是说,相同的投入量,拆分后的总产量总大于原厂的产量。因此,原厂的边际成本必然大于新厂的。(可以由定积分的性质来说明)。 那么,当原厂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因为此时拆分后的厂边际成本仍然小于MR,因此可以把价格继续下调,产量继续增多一部份并且保证MC<R可以看出,利润能比原厂的最优利润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