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36 0
2013-09-09
http://cn.wsj.com/gb/20130909/bch105421.asp?source=whatnews2


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一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已经不可能沿袭高消耗、高投入的老旧模式,而是必须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国将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将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

中国外交部全文刊登该文章,该文观点被视为将在本周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传递出的中国政府有关经济转型的信号。

李克强称,将继续推进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改革,坚持改革就是创新。

文章相继提出,扩大内需是主攻方向,包括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例如扩展宽带和4G牌照等;在关注消费的同时,也要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重点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中西部铁路项目和市政设施建设等。服务业是新支撑点,今年对众多小微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服务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服务税。

同时,城镇化为长期扩大内需提供巨大潜力。“未来十多年,中国将有上亿人口融入城市,这是极为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变化过程,需要新的协同发展政策。虽然有许多困难,但这将成为我们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城镇化如此表述。

文章重申,中国政府明确了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防止过度波动。明确“下限”是要稳增长、保就业,GDP平稳过渡到今年的7.5%,既是经济规律的趋势,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明确“上限”是要防通胀,今年CPI涨幅3.5%左右。使经济运行保持在这一合理区间,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可以给市场和社会一个稳定的预期。

国家统计局周一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CPI同比增2.6%,符合此前市场预期,环比上升0.5%,较7月0.1%的环比增幅扩大;而8月PPI则同比下降1.6%,降幅收窄,环比上升0.1%,为5个月以来环比增幅首度转正。

李克强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GDP同比增7.6%,5%的调查失业率和2.4%的通胀率,均处于合理、可控范围。

针对近期一些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导致大量资金回流发达市场导致亚洲各国股市汇市大幅波动的现象,文章提出,亚洲各国已大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外汇储备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对此有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