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经济学,才是“概念”不清的“科学”
如同长度、重量、力、功,都是物体的一种或动、或静的物理状态一样。价值,也是事物体系的一种或动、或静的经济状态。
一元一公斤的白菜,分别被“男女老少”食用后,其“一元一公斤的白菜”,所实际具有的经济“价值”,分别是多少?国民年总产量一定的产品,其销售总额、总价值可以统计。但其实际具有的、不计浪费的经济“年总价值”,是多少?
其实,谁也说不清一个问题;其实,现代经济学,才是“概念”不清的“科学”:
――什么叫经济、什么是经济?经济,是“红的?黄的?硬的还热的?”
――不能共识的规律,就是我们“还没有看清楚的规律”,“还没有看清楚的规律”就不是“知识”。
2、“释、道、儒”学等等宗教、和儒家、法家,不是传统经济学?
“释、道、儒”学等等宗教,就是、且都是传统经济学――“宗教”是范围、“传统经济学”是概念。这是我在学习“经济”、“刨根问底”之时的个人感悟。
尽管如此,我也是不是毫无根据的。
这是因为,在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人类所能具有的、所能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都是一致的。就算是现代所有文明,都失传了,只要有了人,就会仍然产生新的文明。且其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我们人类也一定会遇到“经济问题”、且需要归纳研究“经济问题”。
故而,在历史上,也一定存在“经济学”!!!
――那么,在历史上,没有“经济学”之时,是如何称谓“经济学”的?还有更贴切的、关于“传统经济学”的感悟么?
――其实,在医学上,也有如此逻辑思维的相关问题:在没有“西医”之时,是如何称谓“医师”的?――当然是“郎中”;在没有“血糖仪”之时,中医也一定遇到过遗传、或多吃糖,而患“糖尿病”的人。中医称“糖尿病”为什么病?
3、自然科学的许多成果,是“山峰之颠”;经济科学的许多成果,只能是“山‘秋’之颠”
包括今年的“诺经奖”在内,自然科学的许多成果,是“山峰之颠”;经济科学的许多成果,只能是“山‘秋’之颠”。
我敬重所有为科学而努力的科学家和平凡人,也敬重科学。但并不等于,我“有了感悟也不喊”!―――无论对错,“有了感悟也不喊”,是对科学的不敬重!
.“------------故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家,在其文集中发表的一些经世文章,亦即所谓经济思想。但是还没有完整的经济学说体系,也就不能称其为经济学家,只能称为经世学者。------------"
此话用于“划分‘书匠’与‘书法家’”,是正确的!但用于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整性,则不妥!
我的贴子,有人批驳,痛快!
多谢xiaoyang、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