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432 3
2013-09-10
      马克思主义曾经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思想,无论在学术还是政治上都有庞大的信众,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马克思主义却日落西山,除了在高校由于学术机制的原因仍然有理论的残余之外,在政治上已经完全丧失地位。为什么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人物思想体系存在内在的架构问题。
      马克思思想架构的最大问题是经济上的政治主义和政治上的经济主义的混杂,这种混杂使得马克思主义在直观感情上非常有感染力,但在理性上缺乏决定性的说服力。所谓经济上的政治主义和政治上的经济主义的混杂,就是当马克思讨论经济问题的时候采用政治权力的逻辑,当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采用经济利益博弈的逻辑。最明显的表现是当其讨论现代雇佣制度的时候,引入了剩余价值的观念,强调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当讨论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时候,马克思却引入阶级(其背后是经济地位)的观念来否定程序民主。(未完,先吃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10 12:27:05
马克思主义需要继承和发展,继承有了,发展不够,西方国家的工资制度与无差别人类劳动有一定关系,反而西方国家的研究比社会主义国家研究要深刻,我们为政治经济学做了什么呢?24级干部工资是不是封建社会9品18级的翻版?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很多人对市场经济的供求关系奉为经典,底线都没有,所谓最低工资标准就没有经济学底线。天下父母投资血本无归,这个是什么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2:42:00
是的
更明白点说,
1、斯大林授意编著的俄共布党史里,提出了两个概念来描述”剥削“,一是”超经济强制“,一是”经济强制“,前者指奴隶主、农奴主通过暴力手段将他人降低到奴隶、农奴的地位,加以剥削;后者是指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中以”等价交换“的方式买进劳动力后的”剩余价值“”剥削“。斯大林的说法,符合马克斯的原意。可以从中看出楼主所说的”经济问题采用政治逻辑“,把使用暴力(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最终手段)同不使用暴力的劳动力买卖混淆。
2、马克斯划分阶级,然后用”剩余价值论“推论出”剥削“,进而声称劳资利益不可调和,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因而上升到政治层面,因不相信民主可以解决”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而反对”议会道路“。
上面两个颠倒是一脉相承的,错误的经济逻辑导致错误的政治逻辑。
有人把工会运动和北欧的民社实践,归功于马克斯,是对马克斯的歪曲,也是对实践的歪曲。
工会运动的理论若建立在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上,就很突兀,这两个理论要求一个阶级吃掉另一个阶级,而工会运动则是斗争以求共存,并不要求消灭老板。
民社也一样,用吗理论观照,放弃阶级斗争,不是其原教旨主义,而是”修正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10 12:46:32
民社还是同吗理论切割开来,这样名声会好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