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衡量美联储逐步缩减资产购买的潜在影响,我们研究了过去三年亚洲资本流
入的详细情况,并估算出除日本以外亚洲国家出现大规模汇率市场压力(EMP)的
可能性。我们将EMP定义为货币贬值、外储损失和政策利率上调的总和。
我们发现2010-2012年间除日本以外亚洲国家的资本流入规模高达1.3万亿美
元,其中多数为跨境贷款(占三分之二),这可能受溢出效应扩大的影响。但我
们还发现除日本以外亚洲国家EMP指标最近的上升幅度不及亚洲和全球金融危机
期间峰值水平的10%。此外我们的EMP模型显示,由于大部分国家经常账户余
额改善、国际储备充足以及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出现地区性货币危机的风险有
限。
我们还看到亚洲国家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包括韩国、台湾和中国
大陆在内的北亚国家面临的风险似乎相当有限:我们估算其EMP指标的上行风险
远低于5%,但如果印度、印尼和马来西亚不能改善其宏观基本面(包括经常账
户余额增加、信贷扩张放缓),EMP指标的上行风险可能达到20-50%。
对各国的可比主权债和金融市场深度进行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韩圆表现将比马
来西亚林吉特更具弹性,这得益于韩国经常账户表现强劲且日益改善、资本流入
稳定且规模相对较小,以及汇率具有竞争力。但马来西亚林吉特的EMP指标可能
上升,原因是马来西亚经常账户疲软、资本流入不稳且规模较大,且货币持续升
值。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