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然气应用巨大市场空间正在打开,现低基数带来未高增长
建国初期,中国地勘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都是向煤炭倾斜较多。按照热值折算,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比为68.4%;天然气占比仅为5.0%。
按照国际能源组织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天然气消耗量世界排名第四,共计消耗天然气1307亿立方米,是美国的18.94%;如果按照人均消耗量计算,中国排名42位,仅是美国的4.45%。市场普遍认为,根据中国排名第二的GDP总量、环保导致的清洁能源需求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推定,中国天然气应用的增长空间非常巨大。
图表1:中国人均天然气消耗量较低(吨油当量)

图表2:中国天然气消耗量较小

短期来看,根据中国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按照2010年消费量1076亿立方米计算,相当于“十二五”期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4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速约为40%;
长期来看,相关规划预测国内天然气使用量将在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23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和5000亿立方米,年平均增速接近30%。
以天然气气源、长输管网和省网+城市管网三个部分价格分别为1.7元/立方米、0.8元/立方米和0.5元/立方米的低值计算,至“十二五”末期,国内天然气应用市场规模将近7000亿元。
二、非常规天然气颠覆“少气”认知,远期填补需求缺口
与传统观点不同,我们认为,中国石化资源并非一直以来的“富煤、贫油、少气”结构,若将非常规天然气计入,国内天然气总储量在世界范围排名靠前。
常规天然气,也就是油气伴生矿,集中于长庆、大庆和胜利等成熟油田。截止2010年,全国地质资源估计量为52万亿立方米,其中可采资源量约32万亿立方米,储量在世界排名靠后,这也是中国“少气”印象的来源。
非常规天然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天然气水合物、无机气、浅层生物气及致密砂岩气等。按照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估计,全国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200万亿-380万亿立方米,远远超过现有的常规天然气资源量。
图表3: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储量

颠覆常规思维的是,中国天然气开采的潜力非常巨大,并非传统印象中的“少气”国家。以非常规天然气中研究较多、产业较为成熟的页岩气来看,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地区盆地两处储气区(目前中国仅完成这两处区域的勘探),资源量就高达3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
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的观点,如果中国成功开发页岩气,那么到2020年,页岩气的年产量可能超过1000亿立方米,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国天然气紧缺的现状。
图表4:中国已探明煤层气储量世界第三

图表5:中国已探明页岩气储量世界第一

与中国类似,美国也曾被认定是“富煤、少气”国家(少气指常规天然气)。但是2008年之后页岩气开采放量,使得北美天然气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北美中心市场天然气交易价格也随之出现大幅下降,美国由于非常规天然气开采,一举由能源进口国转为能源输出国。
图表6:美非常规天然气占比逐渐提高(亿立方米)

图表7:页岩气使得美国“供大于需”(2012年平均价)

中国如能学习美国发展历程,充分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将可以大幅降低对外依存度,甚至在远期实现完全自给。按照中国常规天然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十二五”规划来看,到2015年上述三种气产能将达1385亿立方米、160亿立方米和65亿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少气”的能源局面。
我国天然气市场格局分析:
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