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pannj 发表于 2013-9-15 22:54 
不好意思,我觉得你对劳动价值、资本价值以及价值体系的理解还存在一些片面和不足。实际上剩余价值是马克 ...
我理解您说的意思了。感谢。看来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请教您。
首先,马克思自己说过,他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日常生活对象,而是被限定了的科学对象。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劳动价值论,他假定是在完全的(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商品,因此您说的酋长时代的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换价值,更不存在“价值”,马克思应当是赞同的,但那与他的研究对象无关。马克思不仅在《哲学的贫困》中研究了交换的历史,而且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指明了商品从一开始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价值论只适用于普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存在的地方。物物交换不在其列。二是剩余价值理论,他明确地说是以当时的英国为参照建立理想模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英国是完全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家,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他看来,酋长命令式的剩余价值根本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基于理想模型建构的,因此不能由日常生活经济直接证实或反驳,并不意味着它跟日常生活没有关系,相反,它抓住的必须是日常生活中的本质关系,否则,这种科学就是伪科学了。
那么,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资本的理论究竟是虚构呢?还是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本质关系?这是我所关心的。
按照日常生活经验,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无偿地向他人提供资金,供他人使用——存款还要利息呢!而一个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人,恐怕也只能接受别人的剥削,在我看来,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基础。
可能我的这些想法不一定对。我很希望得到您的指点,否则就太容易上马克思的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