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2013年5月份,一个师姐参加某知名985大学的经管类院系面试、政审,全部通过,院系负责人说人事处也交流过、不存在问题。从书面程序上讲,只剩人事处盖章和校长签字。
但是,这个用人结果一直没有出来,一直拖到2013年9月。期间,师姐与该单位在7月、8月联系过,该单位说不要着急,人事部门放暑假,等到9月份就好了。进入9月份后,师姐接到通知,说很抱歉,由于学校指标数量问题,不能录用。
这个985高校从5月拖到9月,一共3个多月,在表示“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最终给个否定结果。由于现在已经9月中旬,绝大部分高校在2013年教研人员招聘工作都早已经结束,师姐找到合意的工作几乎不可能。甚至只能等到明年,近乎荒废1年,而明年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这样又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名牌院校都是合同制,没有编制,在这个情况下,指标数量问题是否那么重要呢。
同时,师姐比较耿直,在5、6月的高校招聘高峰期,为了减少是非、与该校顺利签约,拒绝了一些其他优秀211高校的邀请,最终结果却一场空。。。。
论坛上有很多朋友是高校教师,或是博士生。您们看,对于这所985高校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引发的事情后果,师姐应该如何应对呢。
A、忍气吞声,认倒霉。
B、找院系负责人理论。貌似交流过,得到一些委婉的托词。
C、找该校校长办公室反映问题。
D、到更高的教育主管部门反映问题。
E、其他方法,请您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