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因为货币超发能酝酿出重大的政治危机后,为了约束政府发钞的冲动导致政权危机,权贵们就制定相关法律要求央行发行货币必须要有资产作为抵押。所以凡是能纳入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科目,都是可以用来作为标的发行原始货币的。这个你多研究研究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读读帝国的经济史,自然会搞明白当中的猫腻和缘由。
这一规定算是向国际靠拢,先不先进先不说,至少在会计模式和口径上和世界间接接口了。
以GDP增长率直接发行货币不更好——这个很危险,帝国的现状就可以说明其中潜在的风险。如果以GDP增长作为发钞依据,那么政府完全可以疯狂的炒作GDP,例如地皮,GDP疯涨,央行有发钞依据又反过来刺激以地皮为主的GDP增长,那么就这个恶性的经济泡沫中帝国货币彻底走到经济扭曲的极致。
如果以GDP为发钞依据,现在帝国的房价泡沫恐怕更加可怕,至少是目前价位的3倍以上,同样,物价也会更加疯狂,社会经济结构更加扭曲。
而且发行货币对于央行的资金成本很低,回笼货币的资产成本却不低,如果一旦出现因货币超发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想要把货币重新拉回人民心理线之内,不考虑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呢,仅仅从经济成本上来说,不低于重新换发一次货币。可以参考里根任内美元利率和94年前后帝国的银行存款利率。20%这种几可比肩高利贷利率的银行存款利率在平和环境下20多年的人们来说,恐怕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