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31 8
2007-11-15

最近中国的CPI 一直很涨的很high , 这个可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莫非美国70年代的危机又要重现??? 导火索又是油价, 离上次oil crisis 刚好30年,  莫非 business cycle 大限将至? 只不过现在倒霉的轮到中国? 实在值得警惕。  

  不管官方的统计学家如何解释, CPI的趋势的确有出现 全面通货膨胀的兆头, 而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 无论最终 fiscal  policy 如何调整 , 总会有一方利益受到 打击。  虽然 CPI 确实很多缺点, 但是毕竟是最准确的参数。 

如果油价继续上升 则出现supply shock 便可能成为现实。 使得中国整个的宏观经济运行 都出现波动 , 而这种波动理所当然的会造成ripple effect, 整个金融市场 可能会受到大冲击 , 至于受到冲击有多大 至少可能结束现有的泡沫。除此之外, 出口贸易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 , 尤其是欧美持续的汇率压力 再加上由于油价上涨造成的成本上升, 倘使出现出口下降乃至负增长 的话, 实在是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 通胀最大的危害便是 通胀本身, 上述的危机只是副作用,  物价的失控可以说是经济学上的癌症, adam smith 以降, 无数的经济学人所为之奋斗而未能成的不就是inflation 和 uneployment吗。 不管整个经济系统会受到结构性创伤, 社会政治也会陷入混乱中。  而由此造成的信息或者噪音 noise 又反过来使得 这种创伤 持续, 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肯定我们一贯光荣 正确 伟大的党 当然 不会坐视 这种 趋势不管, 肯定会使用相当强力手段进行 调控, 我甚至预见到这种力量可能会比美联储 和欧洲央行来的更加有效率, 更加强有力, 这也是西方democracy 制度的致命缺陷 low effciency when facing crisis. 只是调控的手段并没有新意, high interest rate 加 收紧流动性, 剩下的便是我们这些小民的出路了, 有几条建议还是中肯的:

1. 可以离开股市了,  尽管现在宏观经济运行 还没有影响 到股市 , 股市的暴跌更多的是因为技术性的泡沫破碎, 但是要牢记的是, 一旦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问题, 第一个崩溃的必然是大众金融债券市场 ,  原因很简单, 我们的股市是由如此多的股民所运行的, 而股民是人, rational people has rational thinking , 一旦我们大家的预期出现悲观性的因素, 那么这就像一股洪流不可逆转, 即economic persistance, 即使这种预期未必正确。  远者如大萧条, 近者如八十年代股灾 和东南亚危机, 概莫能外。

2. 明智的人现在不要进入任何金融投资领域, 换言之, 最好远离信用贷款, 因为economic persistance , 央行加息将是一个序列的过程 , 因为离散的措施不会有任何结果。 因此, 利率很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设想一个10年期的贷款, 那么你的利率负债将会有一个悲剧性的增加。 即使在长期内, 利率回落都是不现实的。

3. 聪明的投资者仍然会选择投资, 譬如投资欧元, 在短期内欧元的强势将会持续, 美元可能反弹但具风险, 至于人民币 , 尽管中期的预期汇率为7.33, 但是上述的宏观经济隐忧乃是不安的潜在因素, 一旦通胀失控, 就会我们都不想出现的状况

一言以蔽之, 没有太平盛世可以万世升平, 但是智者却总是可以独善其身。

也许有一天经济学人真的找到可以解读所有经济学现象的数学理论, 来使我们可以解释任意的情况, 但无疑这会是漫长的, 甚至是不可能。 毕竟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社会科学, 即使是最高深的chaos 理论 也未必能贯通一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15 16:55:00
国家还可以调控之下,所以事情还没那么糟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5 16:5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5 21:2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6 11:42:00
值得警惕,但是要继续观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6 18:31:00
国家政府就难道没有经济研究机构吗?这只是暂时的经济通胀,哪一个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伴随着通胀呀,相信政府的那些经济幕僚,他们会控制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