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493 1
2007-11-16

在该书中文版的第34页,提出引入投资后的储蓄曲线与纯粹的资源禀赋模型中的储蓄曲线的斜率完全相同!

下文交待了“答案来自于包络定理”,如何理解?

但是dC/dr 的表达式不就是消费曲线的斜率?也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 但是两种表达式的分子部分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2-21 19:15:00

比方说你求解一个最大化问题,算出最优解表达式(比方说X(.),其中可能有某个参数),我们往往将最优表达式带回目标函数得到一个最大值函数的表达式(其中可能还是有那个参数),当我们分析那个参数对最大值函数的影响时,我们要对这个参数求导,如果不用包络引理,楼主死算,可能会有很多项,其中有一些项是值函数对x(.)求导再乘以x(.)对参数求导,楼主这时候将一阶条件代入,由于x(.)满足一阶条件,则值函数对x(.)求导为0,从而这些项为零,可以消去。若楼主怕麻烦,可以用包络引理,它告诉我们,求导时可以不管参数对x(.)的影响,就好像他们无关一样,这样直接将那些项消去了,结果还是一样的。包络引理的使用过程就相当于正规求导后使用一阶条件,当然很多时候很省力气。如果楼主要看系统证明,可看Mas-Colell教材的附录,思想和我讲得是一回事,只不过更正规,更复杂。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cenet.org.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07&ID=426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