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00点到6000点,又从6000点掉头向5000点,中国股市在短期内经历了一个大回转。风云突变的背后,是监管层看不见的调控之手,而这只手直指“5·30”后在股市上举足轻重的公募基金势力

股指骤起骤落,依然不能阻挡奔向股市的汹涌人流。图为在某证券营业部的股民 Phototex/图
11月12日,周一,在中国央行年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上证综指跳空低开,大盘蓝筹股一路狂泻,盘中一度压着指数逼近5000点,最终才收于5187点。这天,衡量市场的五大指数全线失守,市场继续了上周步步后退的跌势。
约一个月前,市场对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政策还是一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的样子,10月15日,在央行年内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股指仍然越过了6000点。
此时已非彼时。上周,中国的投资者目睹了一轮令人吃惊的暴跌:大盘周跌幅高达8%,不仅超过今年“2·27”和“5·30”两次股市大波动时候的调整幅度,甚至之前大熊市中的单周跌幅也被甩在身后。
在大跌的背后,是缓慢拧紧的资金水龙头。除了一轮轮从根子上收紧流动性后,监管层采取了多种措施。
近两个月时间,市场未见新基金发行。自9月5日华夏复兴基金发行后,原本火热招募基民的基金公司似乎就突然陷入了沉寂。等待监管层批准的基金排起了队。
除此之外,买老基金的通道新近也被堵住。11月4日,证监会的最新文件砍断了通道,之前,通过买老基金,两个月内就有五百多亿的资金得以注入股市。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最近一段时间,监管层频频使用“窗口指导”。不少基金公司的投资行为近日收到了监管部门的“电话指导意见”。一位基金经理透露:由于基金规模增长较快,其管理的基金不得不持续买入股票,然而,其不断买入行为已经收到监管部门的电话指导,“关怀”其最近是否买得有点频繁。
另一方面基金的减仓行为得到鼓励。“现金比例至少达到资产净值的10%,这是会里的要求,为应对赎回压力,最好能达到30%。”一位基金经理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最近的几天,这些电话更加密集,监管部门对基金交易的指导意见,经两位基金业者和一位曾任职于证监会的证券公司高管转述都是:“只让卖不让买。”
直到11月12日晚,市场才发现一丝积极信号:基金获准重新扩募,两家公司——工银瑞信核心价值、金鹰成分股优选基金分别在网站公布获准限量拆分。
11月14日,上证综指大幅高开,一度最高摸至5414点,收盘于5412点,几乎以全天最高点收盘。
至此,管理层似乎松了一口气,A股的主力参与者基金也松了一口气,问题是,中国众多的中小投资者是不是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