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1],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并将为上海带来十年发展红利。
2013年8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该试验区成立时,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核心,辅之以机场保税区和
洋山港临港新城,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实行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 该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曾遭遇阻力,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力排众议”努力促成该项目通过。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最早在2003年,
陈良宇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就曾有过发展意向和规划。
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有时它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指一个或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
区域概况区 域
| 资 料
| 面 积(平方公里)
|
外高桥保税区
| 1990年9月正式启动,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保税区。
| 10
|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 国务院特批的全国第一家保税物流园区,同时是上海市“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于2004年4月15日通过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与外高桥港区连成一体,距离外高桥保税区仅有3公里。
| 1.03
|
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 2010年9月28日正式运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流域交汇点,紧邻货邮吞吐量世界第三的浦东国际机场,又处于亚、欧、美三角航线上。
| 3.59
|
洋山保税港区
| 2005年12月10日在洋山深水港开港时正式启用,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封闭监管的特殊功能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
| 14.16
| 陆域面积
| 6.85
|
岛域面积
| 7.31
|
合 计
| 28.78
|
上海自贸区政策出台时间轴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