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http-equiv="CONTENT-TYPE"></meta><title></title><meta content="OpenOffice.org 2.3 (Linux)" name="GENERATOR"></meta> <style type="text/css"> <!-- @page { size: 21cm 29.7cm; margin: 2cm } P { margin-bottom: 0.21cm } --> </style>
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 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栗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 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栗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朝三暮四就是这么来的,这个成语现在通常是说一个人反复无常,其实本来是讲怎么忽悠人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人可没猴子那么笨,这么简单就被忽悠了,可事实是大多数人思考问题的能力真的并不比猴子强太多。伟人总爱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想伟人这么说的时候,心里怕是一个劲地冷笑吧。
社保就是朝三暮四的一个经典案例。很多人似乎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只出了10%左右,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自己工资单上扣掉的那部分,而坚定地认为企业出的那部分跟自己毫无关系。呵呵。看到这种结果,我为社保政策制订者惋惜啊,可惜啊,这个政策的收益没有榨足啊,为什么不干脆让企业出全部呢,这样大家不是更高兴呢。
现在的社保基本上是可以看作税收的,而受雇与被雇也是一种市场活动。社保到底谁出,牵扯到一个税收归宿的问题。
当对一种物品/服务征税时,该物品/服务在新的均衡时销售量减少了。买者与卖者是分摊税收负担的。在新的均衡时,买者为该物品支付得多了,而卖者得到的少了。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法律制定者可以决定税收来自买者的口袋还是来自卖者的口袋,但它们不能用立法规定税收的真正负担。确切地说,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力量。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
实际上企业主雇佣你的时候,不会去想那些钱是社保,那些钱是工资,甚至不管什么午餐费、交通补贴等等。他会把所有花在你身上的钱加到一起计算,就叫人力成本吧。企业主要算的是,花在你身上所有的钱,你能不能给他赚回来,有利润就用你,没利润就裁你。
现在政府收社保税了,他可以规定受雇者之出10%,企业出30%,但真实的负担情况如何,受雇者到底出了多少,企业到底出了多少,并不是政府决定的,政府规定的那个比例跟放屁一样,一点真实作用都不起。
真正决定负担情况的是你本人的工作性质,通俗地说吧,就是你牛不牛。你牛,老板从你身上赚的钱多,在这个行业里,你又是稀缺人才,跳槽出去大家抢着要你,你是大拿,老板甚至可能完全不敢动你的工资,社保的费用全由他来承担。
而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一大把,走了你一个,随便招一个就能替了你,老板就给你降薪好了,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社保的钱还是从你身上出。
或者,他怎么也赚不出来了,干脆就把这个岗位撤了,你就失业了。这就是税收抑制市场活动,缩小市场规模的体现。
对于劳动者,是稀缺人才多呢,还是可替代人才多呢,你觉得呢,尤其是考虑到现在这种就业形势。所以实际上,社保最终还是大部分落在劳动者的身上。但是大部分劳动者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被政府卖了还帮着点钱。
可能你还会觉得,社保是福利,早晚还是我个人的。真的吗?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好意思,我要帮你直面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了。
1。 我今年31,65岁退休,那么还有34年。34年是什么概念啊,34年前是那一年,1975年啊!你跟现在比比。四人帮还在台上,太祖还健在呢!你到街上摆个地摊,立刻就把你当资本主义尾巴给割了。社保?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东西。
再往前推34年,1941年啊,你跟1975年比比,那时候小日本还猖狂着呢,谁能想到34年后是共产党的天下呢?
再往前推34年,1907年,慈禧还活着呢,当时谁有能想到其后的34年间会发生那么多大事。
我想说的是,34年啊,翻翻历史,你把任何一个34年互相比一比看,那真是沧海桑田啊,现在讲的好好的,又什么个人帐户又什么养老统筹的,你敢保证这34年间政策不发生变化?34年后,谁TMD在台上掌权还不一定呢。既然如此,你就真敢肯定你能按照现在的办法拿到养老金?我真服了你了,你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2。养老保险这个东西,就是把我们的钱交给国家来管,确切地说,是交给官员们来管。所以要保证这些官员都是廉洁奉公的,他们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他们不会挪用我们的钱去给个人搞什么危险的投资。--这个你有信心?好,你太厉害了。顺便问一句,你们火星的天气怎么样?
3。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学的第一大原理就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有利也必有弊。计划生育的确让我们减少了就业压力,但不要忘了,这种人类历史上无先例的举动,也必伴随无先例的后果,我想显而易见的是,当我老了的时候,年轻人会少很多,而需要奉养的老人又很多,社保从本质上讲是年轻人负担老人,但是,那时的赡养比例会很可怕,最终会导致养老制度的崩溃。
顺便说一下,另一个后果,恐怕是房子不值钱了,想一想,现在的独生子女老了以后,上一代人都去世了,谁家手里不都是好几套房子啊,那房子还能值钱吗?所以说,投资买个房,用来养老,真的不是什么好办法。
4。因为税收有缩小市场规模的作用,所以,如果税负过重,会发生一种现象,随着税收规模提高,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而这种时候,政府通常会更变本加厉地征税,妄图抵消税收的减少,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反而会加速崩溃。
而社保税现在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几(企业和个人合计)的可怕高度,并且最近几年,每年的缴费基数都会增加百分之十几,乃至二十几,这种状况真的是很危险了,维持不了很久的。
说了这么多,你还坚持认为能拿到养老金?真的吗?确定一定以及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