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正阅读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大空头》,作为正式读后感推出前的预热,展示下片段。
其实,也很精彩!
金融危机的始因是什么呢?
过去认为是无节制的消费欲望,造成美利坚房地产泡沫的全面膨胀而崩溃,从而造成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牵扯众生!
请看P133~136,艾斯曼和赵文(哈丁咨询公司的担保债务权证经理)简单交流,使其彻底理解所谓夹层担保债务权证(主要由三B级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组成的担保债务权证)以及它们的合成物(完全由针对三B级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违约掉期产品组成的担保债务权证)最关键一点!
查看原图
而我理解为: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参与者们,为了获取不断增长的收益绝对额和相对收益率,金融参与者们发现从现有、传统产品、业务员中可以获取的利润有限、增长缓慢、缺乏刺激!
于是他们转而“创新”,其要点就是扩大资产项,通过杠杆率的无限提升,达到某个时间段“美好”的收益绝对额和相对收益率。
次贷债券就是“创新”之一而已,出台伊始规模尚小,为了扩大化(我相信,金融参与者们是同时在努力不断扩大很多种“创新”产物的),就寻找低信用乃至无信用的借款者来充当次贷借款人,之后因为怂恿、诱惑、蛊惑大批低信用乃至无信用的借款者来借款,就反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更由于金融参与者的深度挖掘与努力,借款人越扩越大,购买的住宅总价与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中高档和高价,因而促成房地产价格上扬。
这个链条发展迅猛,逐渐让“创新”金融参与者们都误以为是房价上扬才促使房地产业发展,才促使低信用乃至无信用的借款者来积极借款购置,才促使三B级扩大,才促使整个市场的蓬勃!
当这些金融参与者中的主要顶层设计者们,因为那些债券的庞大交易与复交易,乃至衍生交易,而获取不断增长的收益绝对额和相对收益率时,其实真的已经自我迷失了!
这也导致金融参与者们在次贷这个东西身上继续不断“创新”,于是才有了次贷CDS等产品!
在这个“创新”出的游戏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点,可能是“寻找低信用乃至无信用的借款者来充当次贷借款人”了!
因为就美国而言,这些金融参与者中的主要顶层设计者们也不可能搞出大量偷渡墨西哥人进来参与吧!(当然,下次金融危机中,他们会否这么做,还真难说),因此总数有限!
同时,纽约的厄瓜多尔籍保姆们真的会买了二套曼哈顿下城(downtown)的住宅后,还想着继续申贷再购买中央公园旁的二套??人类的欲望,总是那么无边,但也总是那么快地被天花板压住!
查看原图
关于这点,本书作者分析到:
始于格林斯潘时代的低利率、高流动性和资产价格保护政策,现在看来是此轮危机的根源。与此同时,“金融市场的反监管动机催生了新的银行业务模式,即从‘借出和持有’的模式转变到‘发起和销售’的模式”。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随后将其转售给其他机构如对冲基金和结构型投资工具机构,所有华尔街的大银行都深陷于次级贷款的游戏之中。2007年年末全球的衍生品金额高达596 万亿美元,是同期全球GDP的12倍。这种交汇不仅产生出空前的资产泡沫,而且最致命的是,这些利用结构化投资载体创造的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是表外业务且不被监管,它通过银行中介市场将这些泡沫向全世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