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564 1
2013-10-07
    多维构念一般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潜在模型(latent model)或因子模型(factor model)、组合模型(composite model)或聚合(aggregate model)模型、剖面模型(profile model)和拟似多维构念模型,前两个类型很常见,尤其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实际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第一种类型,即潜在模型,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接受第二种。学界对此观点也不尽相同。一般按关联层次来区分这两种模型。
    但是在实践研究中,很难判断整体构念和主要维度究竟是否在同一个层次,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献,其中大多数都采用第一种,但是很少有说明为什么采用这种,有点不严谨,我觉得应该首先明确多维构念模型的类型,因为已有研究证明采用两种类型研究同样的问题会得到不同结果,甚至是相反的。所以现在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快速确定多维构念的类型,有没有谁能够指点一下啊?拜谢!
    补充下:本人研究的是关于移动信息服务质量构念,但至今未找到关于如何确定其构念类型的文献,大部分文献都是直接采用第一种类型,即路径方向是整体构念指向主维度的,也有个别例外,但原因未阐明清楚,如果有这方面的牛人或者研究经验的前辈,麻烦帮忙解答,最好能提供相关的文献。再次拜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8 15:17:11
自己给自己顶一个,昨晚看到一篇文献,讲的还算比较清楚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