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52 6
2013-10-08
http://cn.wsj.com/gb/20131008/GUW071637.asp?source=whatnews2


下一个10年,大部分中国私营企业将会被第一代企业家传到他们的子女手里。下一代接班人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接受的教育,他们对经营企业的看法与他们父母这一辈有很大差别。

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就公开表示,并不赞同父亲亲历亲为的管理风格,她也对企业为政府马首是瞻的行为方式不以为然。广州《时代周报》援引宗馥莉的话说:“我觉得政府需要面对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可能像我老爸这一代一样。”宗馥莉是在美国加州读的中学和大学。她虽然没有回复记者希望她发表评论的邮件,但也没有在后续的其他采访中否认上述言论。

宗馥莉属于较为直言不讳的一类,她的说法其实也反映了中国不少成功企业家子女的心声。对于在中国做生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与政府官员们的吃喝应酬,以及揣摩官员的言外之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耐烦,而这些可能被他们的父母当成是商业机会。此外,他们也不再像他们父母那辈人一样喜欢脚踏实地做企业,而会更倾向于做投资、金融和服务业。他们父母积累的财富,也给了他们一个很高的起点。

很多富二代正将他们父母的企业向医疗保健和金融等服务业转型,这是他们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是中国经济未来主要发展的方向。也有另一些富二代继承了他们父辈的创业精神,打造自己的企业。尽管这些富二代并不遵循在中国从商的传统套路,但中国政府需要善待他们这群本土资源,因为这批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私营企业的未来。

中国富二代组织“接力中国”(Relay China)的负责人段刘文表示,与西方相比,在中国做一个企业家更难,但中国的机会也更多。而好的一面是,政府也在改变,即使在政府内部,海归的人数也增加了。

现年32岁的段刘文是中关村之父、原新浪董事长段永基之子。段永基曾担心儿子会被惯坏,所以就把儿子送入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去学医。段刘文在校期间曾数次企图翻过学校的围墙逃出军校,但最终顺利毕业,之后去了宾西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深造。

他回国后,创建了一家显示技术公司汉朗光电,产品运用在电子书和超市显示牌等方面。段刘文不喜欢在他父亲手下工作。他表示,在新浪工作期间,没有人会给他压力,或安排他做任何实际的工作,但在工作完成之后,成果却都归到他的名下。段刘文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不到东西,不如自己创业。

还有不少富二代选择接班。陈星言的父母在上海附近建立了一家盈利不错的房地产企业,但在政府担心房价泡沫化的情况下,地产属于被遏制的行业。陈星言现在正在建设养老院,这是在日趋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被政策鼓励的行业。

在加拿大某大学拿到经济学学位的陈星言创立了一家小微企业融资公司,专门帮助女性经营的小企业。她也正在与美国企业互助融资公司Lendingclub.com的一位创始人合作,准备在中国创建一家类似的公司。很多富二代在海外学习金融,这些是他们相对熟悉的领域。

今年29岁的陈星言说话声音柔和,但很有主见。她表示,本地企业需要转型才能生存。她在国外的教育帮助她考虑问题更长远,同时会寻找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的模式。

姚亚晨的情况也有些类似。她正在把符合中国长期发展目标的理念和现代管理风格,融入她们家族的房地产企业中去。在看到很多中国人去韩国做整形手术之后,姚亚晨正在河北省打造一个美容城。地块有10个摩洛哥那么大,离北京大概三个小时车程。

姚亚晨表示,她小时候不想进入房地产行业,因为觉得和民工、政府以及包工头打交道,不够优雅。但现在父亲让她更多地参与,她也更有兴趣了。爸爸听了她美容城的主意,高兴地说,你终于开始想事情了。

有一些中国的富二代则选择留在国外,因为他们对中国经济持悲观看法。从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的Carl Meng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目前在伦敦的一家投资银行工作,并认为自己很难适应国内的做事方式。他说中国经济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他父母也不介意他留在国外。

但也有很多富二代雄心勃勃,希望在国内建立自己的事业。胡润百富榜的创始人胡润表示:“我很看好中国的富二代,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海外经验。”法国和英国富裕家庭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海外教育,而在中国富人中这个比例高达30%。

胡润说,他们还很年轻,大多只有20多岁,但他们父母的积累给了他们很高的起点。何况他们身上还继承了很多与他们父母一样能够百折不挠获得成功的基因。他们虽然对传统行业兴趣不大,但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未来10年就看他们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8 14:30:43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父母的评价也会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09:36:03
wd1q2w3e4r5t 发表于 2013-10-8 14:30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父母的评价也会改变。
言之有物,的确如此
时间的累积,会改变年轻人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09:50:34
看了感觉像是软文。。。不如说未来靠年轻人还更靠谱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9 10:18:46
selers 发表于 2013-10-9 09:50
看了感觉像是软文。。。不如说未来靠年轻人还更靠谱一点
有点儿那个意思,不过未来肯定是年青人的,这是自然规律
但是否靠得住,还需要进一步求证,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0 12:44: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