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作为中国加强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纷纷迈出国际化步伐,其中利用国际化技术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目的。如: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其中包括其最具价值的日本大和设计团队;同样的,上汽收购罗孚、双龙,其中罗孚在伯明翰的设计团队是精华;哈量收购凯狮,凯狮刀柄设计的先进水平也是当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但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的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有深刻的教训,有明基眼馋西门子手机的研发而上了一堂上亿欧元的课;也有上汽在韩国双龙因工会门事件导致的增加额外大笔投资。
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并有效管控、控制这其中的风险对于旨在国际化集团不得不面前的问题。
基于华彩风险管控的核心思想,华彩以集团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化中的重大风险为核心,开发针对集团企业国际化重大风险管控体系解决方案——集团企业自主创新的国际化中风险管控。
对于正在路上或准备上路的国际化集团而言,必须关注的主要风险包括:
1) 团队风险:被收购的研发团队稳定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研发能力风险等等;
2) 管控风险:如何有效的对团队进行管控,集团国际化经营,将分散管控注意力,影响集团总部对各跨国子公司的关注,同时不同国家政策与技术标准,会进一步加深国际化经营风险;
3) 企业文化风险,面对因完全不同生活背景和文化而形成的不同价值观带来的风险。
4) 政策法规风险,各国家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将加深其中的风险。
5) 民间组织风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工会、环保、学术等组织的风险
6) 技术风险,包括技术标准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融合风险等。
一、核心主张
1、从集团层面出发对于通过国际化提升自主创新的实行战略性风险管控;
2、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对核心风险的锁定与和有效管控;
3、风险管控的目的是在降低风险危害的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风险管控应该关注研发人员的心理诉求;
5、强调风险预警,主动管控风险而不是被动应对;
6、注重目标管控,风险管控的相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
7、强调风险管控过程中的互动;各有侧重,不同层面关注的重点不同;
二、常见误区
1、放任自流型:认为对于老外了解不多,文化差异太大,对于花了大把银子请来念经的洋和尚应该宽松一点。
2、严厉管控型:认为花了钱就要办实事的,希望短期就出成果,对于团队全方位管控,甚至于搬到中国研发,容易造成造成一管就死,一管就散的现象。
3、不系统不完善型:盲目照搬一些成功经验,无全局和长远考虑,无法形成整个系统的管控;
三、解决方案
1、风险管控诊断
包括两个层面:企业的风险管控诊断和目标研发机构的风险管控诊断。
全方位对目标研发团队进行风险识别,并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文化及各种相关因素,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风险对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了解企业当前的风险管控现状和目标研发团队的风险管控现状,评估企业和目标研发机构的风险管控水平。
收集整理目标研发团队的信息;
收集整理与目标研发团队相关联的信息;
深度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一识别;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研发团队的背景,确定全部风险中的关键参数;
依据参数,制定出风险列表和风险坐标图,明确各风险的价值;
评估企业和目标团队的风险管控状况。
2、风险战略设计
根据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结合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使命,明确对于目标研发团队的风险管控目标,并针对研发团队的各种背景,制定出通过国际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风险管控战略。
确定企业对于目标研发团队的风险管控指导方针
确定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
确定风险模型
制定风险管控战略
3、风险管控规划
帮助集团制订目标研发机构的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并协助客户将总体规划分解落实,明晰每步的工作内容和里程碑。
明确风险管控的最终目标,并按照各部门各层级进行分解
确定各层级各部门的预期效果与评估标准
确定各层级各部门实施风险管控步骤、计划与考核指标
确定各层级各部门实施风险管控的资源配置方案
4、风险管控架构设计
在企业职能管控的基础上,融合风险管控对岗位职责的要求,设计风险管控组织职能方案和相应的职责要求、人员能力框架,补充和完善关键的考核内容和激励机制,构成风险管控有效运行的保障架构。
确定针对目标研发机构的风险管控组织架构模式
协助认定董事会、管控层、风险管控部门、审计部门和目标研发机构的风险管控职责、权限
明确风险管控部门对于该方面的工作流程
明确风险管控部门、审计部门及目标研发机构的分工协调
确定企业对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风险预警体系
5、风险管控流程设计
基于目标研发机构的内控流程和企业整体的内控流程,结合已评估出的风险,找出流程中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梳理并细化具体控制内容,修改制度,强化业务和管控流程中对于风险的内部控制。
协助企业和目标研发机构的多层级业务和职能管控流程再造
企业整体多层级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优化企业和目标研发机构各层级的重大决策、财务报告、管控报告和研发成果报告流程
6、风险管控机制建设
基于企业和目标研发机构现有的风险管控机制,将风险指标按照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分解到各层级各职能部门,纳入整体风险管控机制,形成日益完善的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机制。
将风险指标纳入各层级各部门KPI指标,成为各层级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促进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体系日益完善。
将风险指标纳入集团整体业务管控系统,成为业务管控系统有机组成部分。
在企业建立多层级的应对企业自主创新突发事件的危机管控系统
制定各部门各层级的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手册
7、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
帮助企业设计、实施具有风险数据集中、风险影响统计分析、风险及时报告、风险控制跟踪等功能的风险管控信息系统。
建立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数据模型
确定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数据库结构和分析模块
建立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析报告
明确自主创新的风险管控信息系统与现有ERP、HR与财务系统的接口
8、自主创新风险管控文化建设
统一企业各层面对自主创新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语言,培养企业员工自主创新的风险责任感,建设与集团风险战略相符合的自主创新风险管控文化。
营造自主创新风险管控的文化氛围
宣传和普及自主创新风险管控知识
在研发机构强化自主创新的风险意识
建立基于集团统一的自主创新风险的道德诚信准则
形成集团统一的自主创新风险管控文化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