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红利、制度资本、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研究
周阳敏,韩玉
(阳民工作室/中国经济管理网)
摘要:通过笔者大规模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发现,新型城镇化已经具有了新的根本性质,即新资本形态(制度资本)、新商业模式(制度经营)、新作用路径(制度资本更新)、新动力机制(高效)、新平衡机制(包容)、新推进措施(可持续性)等,本文从制度资本理论的视角,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是创造中国制度红利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家制度经营的关键平台,更是制度资本动态积累的核心载体,这是本文的理论创新贡献,同时,本文还发现制度资本积累的新型城镇化路径是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中国梦的关键,这是此文重要的应用创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制度红利;制度资本
The Study on Institutional Capital,Institutional Bonus and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s Mechanism
Fairtown Zhou Ayoungman, Yu Han
Abstract:Through the large-scal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survey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has the new fundamental nature ——the new capital form (institutional capital), the new business model(institutional operation),the new acting path(institutional capital’ s update),the new driving mechanism (efficient), the new balance mechanism (pardon),and the new advancing measures (sustain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capital theory,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means of creating Chinese institutional bonus, the key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 institutional operation and the core carrier of institutional capital’ s updat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y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hat’s more, the authors also find that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s path of institutional capita’s dynamic accumulation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and this is the important applied innovation.
Keywords: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Institutional Bonus; Institutional Capital
一、 引言
2013年10月8日,习近平在APEC演讲指出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发展,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提升中国经济的关键。笔者发现,不仅习近平的演讲里提到了新型城镇化的制度红利载体价值,而且领导人共识里面也特别强调了城镇化(structural reform, APEC growth strategy, urbanization, innovation, and food security)。而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提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新型城镇化”一度成为讨论的焦点。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0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于近期对外颁布,《规划》尚未出台,就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也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李克强(2013)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3]。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新型城镇化成为一个全民运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12)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三部分构成。中国不能学西欧,走反城市化道路。”[4]上海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畅会珏认为与以往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具备创新型和科学性,概括而言,新型城镇化之“新型”体现在“新理念、新运作、新抓手、有特色”[5]。 企业巨头加快市场布局,四季沐歌集团走在城镇化布局的最前沿。目前,这家太阳能光热利用产业巨头的市场已覆盖全国众多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
由此,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新型城镇化的热潮,正在席卷着整个中国。而与此同时,制度红利也是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词汇。十八大后,李克强多次讲话,将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和改革这个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地方开始学习中央的精神,河南认识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并不是单纯的让农民搬出平房进楼房,而是通过农村组织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通过创新政策措施,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让“上楼”农民分享制度红利[6]。湖北省人大代表卢斌说,现在我们进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应该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从投资主导型的城镇化逐步过渡到消费支撑型的城镇化[7]。制度红利这个热门词汇一度与新型城镇化结合在一起,也体现出制度红利和新型城镇化的紧密关系。
特别是,河南作为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区域,其成功经验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升华并成为全国模式在各地推广等显得异常迫切,因此,笔者暑假访谈了大量的新型城镇化的社区与企业,发现了新型城镇化的新本质,而本文则试图把制度资本理论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制度改革为起点,以制度资本为主线,以产生制度红利为结果,从制度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新型城镇化机理,解开新型城镇化的新本质之谜。本文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对有关新型城镇化的文献进行梳理;第三部分讨论制度、制度资本和制度红利;第四部分讨论制度资本理论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机理逻辑框架;第五部分讨论了基于制度资本理论的政策建议。
(发表本文请联系作者,
jjgl.org@gmail.com)
[3] 参阅李克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浪网,2013年1月5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115/205514294798.shtml.
[4] 参阅王秀强:厉以宁点题新城镇化,财界网,2012年12月11日,http://finance.17ok.com/news/22/2012/1211/2224304.html.
[5] 参阅向威达:新型城镇化促增长,转型带来红利预期,21CN财经,2013年5月30日,http://finance.21cn.com/newsdoc/zx/a/2013/0530/06/21932985.shtml.
[6] 参阅罗辉:让“上楼”农民分享制度红利,经济参考网,2012年12月26日,http://jjckb.xinhuanet.com/2012-12/26/content_420516.htm.
[7] 参阅周呈思:展开城市与农村的大合唱,湖北日报网,2013年1月24日,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0124/hbrb196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