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779 0
2013-10-14
9月末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还将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各家银行的试点额度在5—10亿元之间。  普益财富研究表示,从对理财产品的影响来看,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运用将直接冲击现有的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理财产品发行形式。但这仍将提升商业银行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令理财产品“去通道化”步伐向前迈进一大步。可以预见,非银行机构通道业务的削弱必将改变现有整个资产管理市场格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近期,银监会在推动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上已经出台实质性举措。消息指出,9月末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已经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同时还将进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
  银监会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今年7月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的进一步深化与落实。《国十条》提出“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后,银监会随即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措施与之对应,其中明确提到“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券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这次银监会推出的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以及资产管理业务的试点有望让政策的“靴子”尽快落地。
  普益财富分析指出,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运用将直接冲击现有的以预期收益率为主的理财产品发行形式。“目前大部分投向非标准债权类理财产品通过信托、券商等"通道"进行投资,信托和券商不会承担起主动管理的职能,风险仍然留存在银行端。由于采取了预期收益率的形式发行,无论是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融资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都无法反映到理财产品的价格中,这无疑使得银行面临刚性兑付的巨大风险。”
  分析师认为,在运用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情况下,银行可以像保险债权投资计划的受托人一样,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发行债权融资“受益凭证”,向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投向融资企业。这种“受益凭证”一方面按照份额发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使得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企业经营情况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受益凭证”的“价格”反映出来。银行将摆脱刚性兑付的风险,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而投资者在拥有自由的申购、赎回权的情况下,将最终回归理财产品风险承担者的角色。
  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最终要朝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就要求理财业务和其他资产管理业务一样,需要比拼的是银行对市场判断的能力、投研的能力、资产配置和交易的能力以及最终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
  考虑到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以及银行开展资产管理计划将面临二级市场交易、理财产吕法律主体地位等各种挑战,因此此次试点最终能够成型的产品及其运作形式仍然是未知数。

(银行英才网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