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沪指小幅高开后维持窄幅震荡,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CPI后,沪指小幅反弹,全天维持高位震荡。盘面上,铁路基建、农林牧渔、土地流转、酿酒等板块领涨,上海自贸、地产、券商、银行、有色等板块领跌。
截至收盘,沪指报2237.77点,上涨9.62点,涨幅0.43%;深成指报8760.10点,上涨22.13点,涨幅0.25%。
本栏目今日观点:
技术面:大盘未能克服中期下降趋势线 中小板优于创业板
今上综指微高开后震荡走高,未能克服中期下降趋势的压力,交易结束收星线,振幅与量能双双明显收窄,日成交1516亿。
创业板在高位延续反弹,勉强收复5日均线,成交298.4亿;中小板态势好于创业板,开盘于5日均线之上,收盘创中期新高,全天成交放大至639.3亿,量价配合较好。
消息面: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高速反弹或不易持续 资金面维持有限宽松
国家统计局上午公布9月经济数据:9月PPI下跌1.3%,跌幅继续收窄。8月PPI下降1.6%。
2013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2%。9月CPI环比上涨0.8%。
2013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1%。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价格上涨2.9%。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
周末中国9月的贸易数据为:出口同比下降0.3%,进口同比增长7.4%。
解读:中国经济继续稳中有升,但持续高速反弹的预期降温,石化、黑金属及有色业的态势略好于预期,煤炭业仍旧比较低迷。食品价格上涨对CPI贡献较大,但考虑到中秋与国庆的带动效应,物价的继续上升态势或有走软,暂不构成明显通胀压力。
中国出口复苏比较缓慢,全球经济复苏尽管不乏值得担忧的因素(美国债务僵局是最大不稳定因素),但目前总体趋势未变,所以预计出口数据大起大落的概率较低;进口维持增长,反映了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对推动经济增长有所帮助。
我们今日亦未见央行在公开市场有所动作,SHIBOR利率涨跌不一,但总体资金面维持有限宽松:隔夜项反弹8.6个基点,一周项下跌39.1个基点,两周项下跌14.8个基点。
操作方面:大盘处于变盘窗口 留意3类短线机会谨慎为先
鉴于中期下降趋势(今年2月上旬至今)与长期下降趋势(120周线)并存,故上综指目前处于变盘窗口,2250至2280已组成压力带,目前已经到达名副其实的高点。所以根据仓位管理原则,我们建议投资者逐步减仓以平衡风险,同时密切关注上市公司3季报的进展。配置方面,首先,留意消费类、服务类业绩预增潜力相对较大的中低估值小盘品种;其次,留意具有估值修复预期的有色、黑金属和石化类防御品种;最后,对于估值较高的概念品种仍需谨慎,不宜追高,可适当留意选择震荡区间较宽、整理态势已经比较成熟的品种。
其他消息面
证监会召开例行通气会,IPO财务专项检查完成;逾三成在审IPO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将依法审批阿里控股天弘;将尽快对光大证券案做出处罚决定;支持方正证券合规吸并民族证券;正起草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法规;批准铁矿石期货合约上市。三中全会后地产调控升级预期或趋浓;9月汽车销量同比增近20%;国务院将在特定区域开展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发改委要求保障天然气冬季供应,适当削减发电用气;财政部公示卫星及应用项目今年拟支持名单;工信部发布管理暂行办法促光伏产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印发铸造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办法;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意见;沿海城市将提前完成油品升级;中关村将设互联网金融中心;浙江甬舟两地欲实施一体化战略,共推自贸区试点;移动支付等35项国标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