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道德经》相对论;
《道德经》原经: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略解: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可以说有很多说法。抱一,是不可分开的三一体,实为合道。
从人的角度上讲,人的灵魂,是不能与身体脱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魂魄,就等于没有了精气神,就会死亡掉。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古人讲,人有“三魂七魄”之说。抱一是精气神不可分开的三一体。
从天道法则上讲,天人地三才合一,人与天地同其德,合其道,遵守自然规律。从国家的角度上讲,党政军三权抱一,党的执政权,国家行政权,军队的指挥权。一个国家领导人必须要掌握三权兼容一身。中国的毛泽东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是三权分离。才导致出一场不幸的文化革命,又重新收回了主政权。但是,没能及时的收回军权,又导致出一场悲惨的事件发生,林彪的出逃。从这一点上看,毛泽东在权力分配上是大公无私的。把国家主席的权力分享给刘,军权分给林,毛只有党权。他有这样大公无私的作为,才导致出两起不幸之事发生。通过对《道德经》的认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并非是错误的,是完全正确的。收回了权力,巩固了政权统一。话在反回来说;如果当初毛泽东不发动文化革命,不收回政权,三权继续分离。一直延续下去,发展到今天,出现的后果要远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要更加严重得多,要多上几倍。中国不一定是今天的中国?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为中国政权得到统一打下基础。古人言:有前车之鉴,才会有后事之师。所以今天的中国三权统一在一人之身。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的中国经济腾飞与高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毛泽东的功是不可没的。
根据对《道德经》第十章的认识,党政军三权是不能分离。党政是国家之体,军队就是体中之魂,人民就是体中之魄。党与人民和军队不脱离关系,要做到抱一。也就是说;执政党不能与人民群众脱离关系,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未来治国之本,文化,政治,科学抱一。文化包括道德,政治包括法制,科学包括经济。所谓的抱一,是不可分离的三一体关系。抱一为合道,是圆融三一体。天地人抱一,是天地人三才合一。是指人与天地同其德,合其道。身心灵抱一,是人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心口如一。身体健康,心灵健康,思想健康。从治国上讲,国家要有完善的法制。百姓要遵守国家法制。从古代上讲,载营魄抱一的另一层面,是指皇帝要具有精气神,要具足治理国家运营方法大智慧,以百姓为中心,不可与百姓离心离德。用当今的话讲,人民要紧密团结以党中央为中心。举国上下一条心,万众一心跟党走。党与国家和人民是三一体。
合道,是指皇帝的聪明智慧,治理国家要有明确的方向。“营魄”也可说,是一个领导者的智慧,福德,精神,英明强悍,大度,气量,文武全才。但是,国家与皇帝和百姓之间还要有一个法制轨道。皇帝执行治理国家法制时,法制之气要气合强硬柔和,但不能强暴。三者不离。爱国教民,都是有为的。无为之法是不可能的。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四达为国家,皇帝,百姓。法制。做皇帝要明白懂得这个通达的道理。才能做好百姓的父母之官。
能如婴儿乎:是指身心,思想,灵魂,能像婴儿一样的纯净,纯真吗?是说,当官的与百姓身心思想灵魂要清洁,不能染上贪嗔痴。经常清除心灵上的污渍,扫除心中的阴霾,为涤除玄鉴。鉴,是比喻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用六祖话说;心如明镜台,不要惹尘埃。不要仗势欺人,欺压老百姓,贪污腐败。能做到爱民治国能有此境乎:即无为而治。老百姓就没有上访喊冤叫屈之事发生。国家就形成无为而治,没有必要在到处堵截上访喊冤叫屈者了。社会发展自然稳定,用不着强行维稳镇压了,为无为而治。
天门开阖:天门开,有多种解释。如果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正面上讲;国家有开明的政治家,通达明道的思想家。国家向前发展到了最兴盛时期,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从负面上讲,是国家发展腐败的天门已经大开,社会发展已经走到了最低谷。人欲横流,欺行霸市,欺压百姓,强制拆迁。卖淫嫖娼,贪污腐败,卖国求荣最盛行,这个国家就要走向衰亡,可能就要走到改朝换代的地步了。历史的社会变革,进行改朝换代,都是国家腐败的天门大开,出现民不聊生,才会出现农民起义。
卖国求荣,有两个说法,一、是在战争时期,做汉奸卖国贼,出卖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为自己求得荣华富贵。二、是在和平时期,在本国争钱,在本国工作,出卖国家利益,发家求荣,弃去本国国籍,加入外国国籍。
天门开,从个人修身上讲,是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从感官上说,开天眼,得智慧,具有六神通。能做到明白四达之人,就是有智慧之人,做事圆满。能无知乎?是指,不是愚昧无知的人,是有聪明才智之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如果说,不能做到明白四达之人,就是不明事理,和畜生没有什么区别,生之为畜生道,败坏做人的行为。失去人性,是生而不有,没有知识,空活为人,是谓缺德。
在人类之上。无论是什么经典,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类社会现实而用。讲经论道者,都要符合三点论,逻辑思维,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三合一体。
以上略解:只是一家之言,只供参考,若有不周,望积学有道之士多多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