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货币
- 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 货币的职能(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 金汇兑本位制:不流通金币,但规定本币与一种可兑换黄金的外汇保持固定汇率,同时本国发行货币必须将等值黄金与外汇存于该外汇发行过作为准备的货币制度,又称虚本位制。
第二部分 信用
-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的特征:偿还期、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
- 典型的信用工具:商业票据、债券、股票
- 金融衍生工具(四种):远期合约、期货、期权、互换
第三部分 金融
- 金融市场: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
- 持股公司制:也称集团制银行,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一家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的股票
- 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以及表外业务
- 表外业务:是指或有债权和或有债务的业务(即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业务,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资产或负债的经营活动,有一定风险)
- 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和租凭公司
-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抗干扰性
- 操作目标的选择:主要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基础货币等
-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一个操作指标,又叫“强力货币”、“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准备金和流通现金的总和,是央行的负债,央行可对其直接控制)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是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变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M*V=P*Y (P*Y代表名义总支出或总收入) 只考虑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货币量决定价格波动
传统货币数量学说: 剑桥学派余额数量说 : P=K*R/M (P:购买力、R:财富商品K:货币占财富比重M:货币量) 认识到了货币的两个属性:交易媒介与财富储藏
- 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它不是由经济体内部因素所决定,而是由央行的货币政策所决定
- 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来自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央行难以主动控制,只能被动适应
两种货币需求理论 : 凯恩斯:持有货币的动机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预防动机由收入水平决定,投机动机由利率决定,决定货币需求的是利率,而且需求不稳定;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间接的、次要的,投资才是主要因素;重视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弗里德曼):提出恒久性收入,认为恒久性收入决定货币需求,所以货币需求稳定;认为货币供给决定了国民收入(“只有货币最重要”); 主张自由市场的调节作用
-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
- 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 通货膨胀是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1)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逆转;(2)价格总水平上涨 (3)价格总水平明显上涨
- 按成因,通胀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以及结构性通胀(中国,不解释)。
- 政策性金融机构:指那些由ZF或ZF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以贯彻和配合ZF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的金融机构
- 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或ZF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 通胀的度量: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 CPI: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 PPI: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动状况编制的
-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 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